摘要:那么,1942年,作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远东指挥中心、战时首都的重庆经历了什么?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在70年之后的这个冬天,温故重庆1942。 |
刚刚建成的重庆跳伞塔。 (图片由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提供)
学生兵赴缅作战
抗战后期,大后方兵源几近枯竭,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趁机攻占缅甸和东南亚,切断中国通往外部的最后一条生命线——滇缅公路。深感兵力匮乏的美国人决定在印度重组中国驻印军,其使命就是打通印缅国际交通线,为坚持抗战的中国大后方紧急输血。
1942年10月,重庆开始招募首批学生兵,以补充中国远征军之需。在投笔从戎的青年学子中,很多都是名门之后,邓述义就是其中之一,他的父亲是重庆大裕华纱厂的老板张松樵,人称“棉纱大王”。
那一年,邓述义只有17岁。他所在的部队从重庆到昆明,再从昆明飞越喜马拉雅山到印度。他们接受了英美盟军的现代化装备,学习盟军的现代化作战理念,与盟军互相配合、并肩作战。
学生军面对的敌人,是号称“王牌中的王牌”的日军第18师团。这支部队曾经发动过“卢沟桥事变”,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然而,这支学生军最终还是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打败强敌,收复了缅北,打通了国际交通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