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3月4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关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
——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新成绩,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2%,高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有了新进展,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1%,超过预期目标0.2个百分点,继续成为吸纳就业的第一主体。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西部大开发新开工重点工程22项,投资总规模5778亿元,东北地区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若干意见出台,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率先转型加快,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支持力度加大。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积极推进。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6%,降幅比上年扩大1.59个百分点,实现计划目标。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PM2.5等监测指标,并在部分地区、城市开展监测和信息发布。
——改革开放继续深化。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对外经济稳定发展。出口增长7.9%,进口增长4.3%,进出口差额2311亿美元。
——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超过预期目标36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1%,控制在预期目标以内。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565元和7917元,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和10.7%,均快于经济增速。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启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改革发展稳步推进。
二、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主要考虑是:一方面,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符合经济实际运行情况,有利于稳定社会预期和增强信心,有利于稳定就业、保障民生、改善企业经营和财政收入状况。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营造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深化改革开放的良好环境,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
——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提高到2.05%;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下降3.7%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减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