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尚未散去,地下水污染已成全民话题,随后土壤污染数据保密又引发舆论关注……两会期间,和过往一样,环境保护问题在会场内外热得发烫。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资源环境法专家吕忠梅和全国政协委员、生态保护专家高吉喜,走进本报与搜狐网联合举办的访谈节目,畅谈各自在环保领域的思考和建议。
提及媒体广泛报道的山东地下水污染话题,高吉喜委员表示,是否存在网上反映的深水井排污,最终还要等待权威部门的调查结果,但是,地下水污染却是个不争的事实。“不光是山东,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地下水污染的问题。”
吕忠梅代表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不管是深井排污,还是利用渗坑、自然缝隙等渗透方式排污,都属于水污染防治法明确禁止的范围,“这些都属于违法行为”。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政府对此也做了大量努力。为何环境污染事故依然层出不穷?
这涉及环保部门的角色定位问题。“现在的制度设计,对环保部门的授权是一个末端治理的模式。它就像一个消防队员,哪里出问题了就去哪里。”高吉喜委员说,“但是,污染的造成跟它是没关系的,因为它不能参与前端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