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时政>>2013全国两会

制度构筑权力之“笼” 反腐多课题待解

2013年03月07日10: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阚枫    字号:

  中新网3月7日电(阚枫)中共十八大至今,中国持续掀起的反腐风暴,让民众尤为关注今年全国两会上的反腐声音。呼吁反腐立法,规范网络反腐,加强“裸官”监管……代表、委员们对于反腐“老问题”和“新挑战”建言献策,也让人们期待未来一个时期中国怎样着力构建权力之“笼”。

  把权力关进“笼子” 制度反腐成共识

  中共十八大之后,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从中央到地方,“即拍苍蝇,又打老虎”,持续掀起的反腐治贪风暴,以及整饬工作作风的新风广为民众赞许。两会召开前,在中国主流媒体的调查中,反腐败也成为公众最为关注的议题之一。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这句话,被媒体解读为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的反腐路径将重在制度建设。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而在之前,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看望政协委员并参加讨论时也强调,“推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高层制度反腐的决心也成为今年两会热议的焦点。全国人大代表朝克表示,从历史看,“运动式反腐”尽管一时轰轰烈烈,但终究难逃“人去政息”;从现实看,网络反腐呼声很高,但也频频遭遇缺少制度支撑的瓶颈;从国外反腐经验看,从制度上规范约束权力,强化监督,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

  “在一些地方,数任建设厅长、交通厅长‘前腐后继’,说明仅仅抓人、换人是不够的。”全国人大代表张兆安说,反腐败不能像割韭菜,割掉一茬又长一茬,关键在于除掉根、铲掉土。他表示,腐败的源头是权力运行失范,从源头上厘清公权的边界,是规范权力运行的基础,也是消除寻租空间的前提。

  制度之“笼”如何构建:反腐“老话题”待解

  反腐要从运动式转向制度化,这是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共识。但是,具体怎样用制度构建权力之“笼”?反腐制度建设的着力点应在哪里?这是中国未来的反腐之路必须面对的课题。

  在民革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交的提案中就指出,当前反腐倡廉面临着制度碎片化、法律位阶不高、操作性不强;重治标轻治本、重应急轻常态、重事后补救轻事前预防,缺乏前瞻意识和总体规划;反贪污贿赂局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前置环节过多,缺乏实际的独立调查权,易受到外部干扰;全面反腐力度不大,腐败犯罪被发现和惩治率过低,对腐败行为没有形成应有的威慑力等诸多瓶颈性问题。

分享到:

(责编:刘凌)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