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份报告宣布,在立法为民理念下,中国最高立法机构五年来通过了法律草案、法律解释草案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86件,并出台一批支架性法律,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并不断完善。 |
两会是十八大后,最具规模的一次盛会,会上代表和委员提出的许多重要议题都是社会热点,下面列举出近期几大关注热点(盘点不断补充):
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查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提出,今年我国将稳步推进价格改革。价格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将对百姓生活产生哪些影响?记者采访了参加两会的代表和委员。
医患不信任导致了撒网般的检查,医患矛盾则让医生不敢承担风险,延误或推诿患者。“按说只要有1%的希望,医生就要尽100%的努力,但因怕纠纷,一些医生一遇难题就放弃。”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卫生厅厅长李利说,医学是实践科学,不敢探索,疑难杂症可能永远治不了,医学不可能进步。
更令人担忧的是,因为执业环境差,一些医生、医学生开始放弃医学事业。调查显示,近八成医生“不让子女从医”;北京市医学院校本科生中,愿意从事临床医学的只有一半。
“医患矛盾中没有赢家。”一些代表委员表示,医患矛盾突出,不仅损害双方的信任,而且影响医学的发展,最终受害的是全社会和所有人。
三、“农海归”、农二代、留守儿童——代表委员热议“人的城镇化”三大重点人群
随着内地城市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西部农民工从东部沿海返回中西部家乡,成为“农海归”一族。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本地农民工的新增数量历史上首次超过外出农民工的新增数量。这些回流的精壮劳动力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血液,更是促进城市化的人性化材料。但同时,一些生在农村,长于城市,已经适应了城市生活的农二代如何突破思想和生活习惯的束缚,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变革和生存环境成为城镇化的一大重要公关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