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今年两会上,九三学社江苏省副主委、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院长高抒委员提议革除“坐北朝南”的建筑“陋习”。 |
而且,一个地方是否红火,也与是否坐北朝南无关,只与具体的条件有关。城市里道路不一定是东西向的,即使是东西向街道,街上有一边的店面也只能向北开门,而不能把北门封起来。江苏如东县长沙镇附近的一个村子,中轴线上的道路是东西向的,但有趣的是,在这条街上坐南朝北的店铺比坐北朝南者更加红火。这说明坐北朝南并不能使生意更红火。强求坐北朝南,在商业街上也是不可操作的。
对于住宅建筑而言,在城市中,即使道路不是正南北或正东西的,一些地方也要让建筑、住宅遵循坐北朝南,尽管这些建筑与街道的布局很不协调,但重要的是如前所述,从采光、气温调节的角度,这种方式并没有道理。我国幅员广大,不同纬度阳光的年内变化格局及各地对阳光的需求很不一样,不同地方风的强度和方向的季节变化也有巨大的差异,怎么可能用同一种设计?可以说,一种建筑,即使它在甲地具有最佳的采光和调温效果,在别处就不会是最佳的,况且最佳的采光和调温不一定就是坐北朝南的。因此,坐北朝南既非最佳建筑的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通俗地说,对坐北朝南宣称的那些优点,并非在不同地点都成立。
坐北朝南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并且许多人不知不觉地将其与“风水好”连在一起,尽管“风水”本身只是迷信而已。更有甚者,它还与政治挂上了钩。江苏海岸有的地方历史上是犯人流放之地,为了表示他们低人一等的身份,便不许他们及其后代建筑坐北朝南的房屋,只许造“丁头户”,即朝西开门,成为屈辱的象征。作为文化现象,“坐北朝南”也许是一个社会科学研究的好题目,然而它不符合自然科学原理,因此不宜被用来指导城市建筑布局。
基本的结论是:“坐北朝南”的优点也可以在其他朝向中,不具有唯一性;放弃这一错误概念,住宅建筑的设计可以与周边环境更加协调;非坐北朝南的住宅给建筑设计留有更大的空间,使建筑风格更加多样化。所以,我们应革除掉这一陋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