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今年两会上,九三学社江苏省副主委、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院长高抒委员提议革除“坐北朝南”的建筑“陋习”。 |
“坐北朝南”是我国一些地方的建筑习惯,即房屋的大门要朝南开,北面只有后门或无门。习惯成自然,以至于这些地方的人们认为房屋就应当这样。在今年两会上,九三学社江苏省副主委、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院长高抒委员提议革除这一“陋习”。
高抒委员表示,现在,这种“坐北朝南”观念进一步扩张,对乡镇和城市规划几乎造成了一边倒的影响。我们的城市、村庄从空中望去非常单调,都是南北或东西排成一串,样式也很单一,美观就更谈不上了,因为采光的要求使门窗的设计变得千篇一律。为了能够“坐北朝南”,人们甚至放弃因地制宜的原理,随意改变地貌和水文条件,既破坏了环境,又增加了建设成本。另外,在丘陵、坡地,如果要严格按照坐北朝南,会形成资源的浪费,建筑与周边环境也不协调,美观程度降低。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还被披上了“与自然和谐、充分利用太阳能”的外衣。所谓“与自然和谐”,其实是要在挑选建筑地点时看风水,以找到那些天然地可以坐北朝南,又符合种种迷信说法的地方。现在,“风水好”的地方已很少,而且现代建筑已跟风水没有多大关系。但是,人们的习惯依旧,所以才会置现代科学知识于不顾,继续沿袭老习惯。
高抒委员说,关于对太阳能的利用,有人解释为坐北可以抵挡冬天北风的侵袭,而朝南可以使阳光从大门里进来,到了阳光直射的夏天,屋内阳光照射的强度可以降低。这些解释似是而非。事实上,对于公寓和别墅式房屋而言,任何朝向的建筑都可以具备以上条件,并非“坐北朝南”的房屋特有。这一点可以从房屋的几何形态上和建筑设计上去考虑。从几何上说,非“坐北朝南”的房屋朝南的墙面长度必然大于“坐北朝南”的房屋,因此冬天的采光条件必然好于后者,夏天的情况则与后者相仿。对冬天的西北风而言,前者的受风面要大于后者,这的确是事实,然而可以通过改善门、窗的设计来减少实际的受风面。这两个因素的分析都表明,在太阳能利用上,坐北朝南者根本不具备任何优势;而非坐北朝南的房屋反而有更多的其他优势。例如,从城市美观角度看,去掉这一限制的房屋,其平面排列更加生动,其门窗设计的多样性可进一步提高美观程度,而在空间排列上遵循自然的地貌、水文条件,也能使建筑群与当地的自然更加和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