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时政>>2013全国两会>>华媒看两会

【欧洲时报】中国未来十年将因网络发生巨变【2】

2013年03月11日15:30    来源:欧洲时报    孔帆、朱珊姗    字号:

记者问他,为什么会有这种论断?布里赛做了如下回答。

对于中国领导者,一般的被政治学家们分为保守派与改革派,但事实上比这要复杂,它不可能像法国一样分为左右两派,因为中国比法国大得多,她地域辽阔,环境复杂。布里赛引用其好友、经济学家丹尼尔·哈伯(Daniel Haber)的话说,中国政治生态中还存在“开明的自由派”。在中国,经济的发展无疑受到了领导者意识形态的影响。然而,究竟谁在领导中国?在西方国家,是总统或总理在管理国家,而在中国,却是集体领导。我们不能说胡锦涛或者温家宝在领导中国。因此,这也导致了权力与战略的不透明,这种不透明对国家发展有利还是有弊呢?当然透明一些比较好,透明才有利于持续发展。

“但是,”布里赛话锋一转,“中国未来十年将因为互联网而改变。”他认为,互联网已经进入移动时代,手机与微博等结合,让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覆盖更广。政府一些部门或许可以审查,但是这是一场必败的“战役”。所以,我相信中国领导者的智慧,他们会进一步给予人民更多的自由。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布里赛说,“十年”在中国历史上有特别的意义,中国近代史上的1927年到1937年,国民政府在政治、经济、基建、文化、教育、社会政策、边疆民族政策、外交、军事等项目上皆有一定成就;而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间的这十年,是中国经济狂飙突进的十年,是改革运动最后实践的十年,也是中国以世界贸易组织(WTO)语法规则参与全球化的十年。

也就是说,历史的发展是有周期性的,作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我希望中国向好的方向发展,在未来的10年,我希望让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看到,中国所走的有特色的中间道路是可行的,并且是一种可以持续发展模式,并成为一种发展模式。

“通过温家宝总理的报告,我们也能看到未来十年将要发生的变化。”布里赛认为,一些政治分析家认为,温家宝的改革力度不够,其实,在政治层面,他是温和平静的。(而这个平静又是何等的重要);在经济层面,却是惊天动地的。他引用《回声报》的数据来证明:回顾中国十年的变化,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0.7%,其中有六年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2009年依然实现了9.2%的增速。这一时期的年均增速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9%的年均增速,而且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9%的年均增速。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2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2年增长1.5倍。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可以预见,下一个十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会继续。

“关于温总理的报告,我有三点思考。”布里赛显然仔细阅读了政府报告,“第一,中国要从权力反腐走向制度反腐。”他认为,腐败是中国最大的问题,因为它已经侵害到了中国的各个层面,并形成一个“网络”。而反腐败斗争又是非常艰巨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但中国政府必须直面腐败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因为,舆论的压力正在扩大,而这种压力又是前所未有的。已故的法兰西院士阿兰·佩雷菲特(Alain Peyrefitte)先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写了一本题为《当中国醒来的时候,世界会颤抖》的书,让他名声大噪。但是布里赛认为,对于中国来说,应该说“当民众醒来时,权力会颤抖。”对于这一点,我相信中国领导人以他们的智慧,会清楚地看到,并能处理好这个矛盾。

布里赛谈到的第二点是环境治理问题,他说,温家宝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表示要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并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这句话让人们看到了政府的决心。布里赛说,中国经济在快速地发展,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也可以说是高昂的代价。同样,治理环境问题,同样还要付出高昂代价和持续的努力。而中国政府已经表示会付出这种努力。

布里赛最后谈到的是不平等问题。他认为,这个问题无论是在法国、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你看现在法国的不平等现象多么严重,很多罢工游行都是因此而来。而中国的情况是,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以及制度化不平等,中国政府必须打破这两种不平等。中国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差异,政府要平衡这个差别。我们知道,中国以前的财富来自出口,政府应该想办法让民众消费,比如要让那些为社会创造了财富的农民工去消费,这才能刺激内需。要达到这个目标,又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的社会保障要到位。他认为这个目标将在未来十年,得到实现。

布里赛(Bernard BRIZAY)简介

贝尔纳·布里赛生于1941年8月4日,获得文学、艺术史和历史学士学位。除此之外,他还获得过巴黎索邦大学历史学高等研究文凭。

从1969年到1976年,他做过《企业》(Entreprise)杂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专栏记者,《新经济学家》(Nouvel conomiste)的特派记者。1977年,他由艾森豪威尔基金会提供资助,在美国度过了六个月的时间。从1979年到1982年,担任《费加罗》报(Figaro)的特派记者,从1982年到1990年,担任《巴黎日报》(Quotidien de Paris)的特派记者。从1991年到1997年,他担任《玛丽雅娜》(Marianne)杂志的总编。自从1997年以来,他主要以艺术批评家的身份,为各种报纸和杂志写文章。

他写过几部历史、政治和经济的著作:《资方》(1976年),《美国资方》(1979年),《何为失业者?》(1979年)以及《圆明园大劫难》(Le Sac du Palais d’t)(2003年)。1997年,他创立了贝尔纳·布里塞出版社。2013年,其新书《法兰西在中国》面世,并将出版中文版。

2005年以来,他担任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出版的季刊《塞纳河边的中国》的副主编。

分享到:

(责编:王栋)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