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般的珊瑚礁岛屿是上帝赐给马尔代夫的天然家园,岛上的度假村则是人们精心耕耘的作品,以装饰这家园。这张照片拍摄自双鱼岛上的度假村,位于南马累环礁。可见马尔代夫这个“天堂”,一半天成,一半人为。摄影/Richard Soberka/c
三沙的“覆水领土”面积之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如南沙群岛的礼乐滩,面积达7000多平方公里。南沙群岛的几大群礁如道明群礁、郑和群礁、九章群礁,面积都在上千平方公里左右。如果比“覆水领土”,三沙市与马代不相上下。
我为什么要把这些高潮时淹没、低潮时露出的“干出礁”和即使低潮时也被一层薄薄的海水淹没的“覆水领土”拿出来与马代相比呢?因为如果开发三沙,这些“干出礁”和“覆水领土”,也是一种珍稀资源。马代那些备受称赞的水上屋,不就是建在这种覆水的礁盘上的吗?
另外,就开发而言,露出水面的小岛,与“干出礁”和“覆水领土”的意义相仿。在填海造陆的过程中,只是一个工程量的问题。一说填海造陆,一些激进的环保主义者就会反对。但是,珊瑚礁的生态系统虽然脆弱,恢复起来却很快,因为与陆地不同,全球的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连通器,填海造陆不会让一个珊瑚礁成为孤岛。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珊瑚等生物受到干扰和损害,很快就会因海洋的连通性而迅速恢复起来。
而且,就目前三沙的现状来看,只有开发才能保护好这些珊瑚礁生态系统。现在三沙的珊瑚礁岛处于无人管理的掠夺式捕捞状态,鱼类、贝类、珊瑚等都被劫掠殆尽,这与马代那些已经开发成度假村的岛屿的生态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发就是保护。
三沙PK马代:三沙只有天堂的原料,却没有敢建造天堂的人
马代一方面有着与一个个现代都市完全不同、以度假村为核心的天堂般的小岛,也有完全现代化的大都市。
将三沙与马代对比,对我触动最大的是马代的首都——马累市。马累市由几个小岛组成,主岛即马累岛。从空中看,马累岛一群群密集的高楼大厦好像是从海水中窜出来的——我还没有见过哪个地方的楼房密集程度超过了马累岛。当我听说马累岛的面积约2平方公里时,我惊讶了,没想到它的面积竟然与我国三沙市政府所在地永兴岛的面积相近(永兴岛面积约2.1平方公里),二者的建设规模和繁华程度却有天壤之别。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