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时政

专家六问雅安地震灾后应急响应【3】

2013年04月24日08:54    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记者郭超 杜丁 金煜    字号:
摘要: 汶川地震后时隔5年,芦山7.0级地震又一次降临四川。从震级速报到无人侦察机起飞,从国家第一时间启动预案到军队地方联动救援,芦山震后显示出政府反应快速。遭遇停水断电,通信中断,宝兴成为“孤岛”;大量专业救援力量与民间救援力量涌入雅安,道路拥堵不堪。对于这种状况,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副教授李明称,灾后的反思很重要。

  救援力量如何提高专业性?

  专业救援

  现状:志愿者在前往灾区的路上不慎发生车祸;交警未来得及制止,两名志愿者把车停在路边下车拍摄伤者照片。汶川地震后,非专业救援是否适合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成为热点,有网友提出“不要用你的无知给灾民带来二次伤害”。实践证明,不当的方式会对专业救援形成掣肘。截至目前,雅安救援力量达24066人。

  李宗浩:救灾是一个综合的问题,武警、消防、现场急救等一定要做评估,把伤员救出来,要安全救灾,每个细节都会影响到伤病员的一生。非专业救援很可能造成二次伤害。我体会,至少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因现场处置不当、抢救不当、转运不当造成截瘫。

  程晓陶:汶川地震时,大规模人员涌入灾区,有必要性,因为那是8级地震,毁灭、伤亡的程度非常大,必须依靠很多外面的力量来救援。但这次只是七级地震,当地的伤亡和房屋倒塌率和汶川不能比,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本来只有几万人,一下子涌入好几万人,他们的吃、喝、休息等后勤保障就很困难。救援必须要客观理性地看待。全球而言,七级地震较频繁,我们所有地震都打着举国救灾的旗帜,这需要反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优良传统,但得看支援到什么程度。

  丁元竹:汶川地震后,全国近300万志愿者驰援,确实为灾后救援、重建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分批前往的各路志愿者的介入方式,前后不一,甚至完全相反,让受灾群众无所适从,受到二次伤害。这次芦山7.0级强烈地震,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激起公众抗震救灾的极高热情,可以理解。但鉴于汶川地震中动员志愿者的经验教训,前往地震灾区的志愿者,应有专业的技能和组织,避免因一时冲动而擅自进入灾区。

  民间救援无序谁之责?

  社会救援

  现状:地震后,公益组织、志愿者、记者涌向雅安,导致专业救援力量无法进入,伤员无法运出。21日10时,网友在微博上呼吁,“跪求社会志愿者们,不要再去芦山和宝兴了!”“给救援部队让条路吧”。

  李明:造成这种无序不仅是政府原因也有民间团体的原因,虽然政府要求不要贸然进入灾区,但还有很多救援组织仍然源源不断地去,包括我认识的民间公益组织也去。反过来说,政府也有责任,给社会组织提供的救援渠道不好,平时的宣传也不够。

  在美国有专门的灾害救助联盟,所有的灾害救助队伍都是这个联盟的成员,日常,这些成员各自从事工作,但也可以与联盟共享各类信息,一旦发生灾害,联盟将启动,由他们根据情况分配各救援队的任务。救助联盟自身是一个非政府组织。在应急启动时,会形成实体的指挥部,也有网络虚拟的指挥中心。

  张小明:现在物资进入灾区比较多,设一个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的中心或者平台,志愿者去了以后不要自己去送,到了基地以后,应由当地政府统一协调。

 

分享到:

(责编:冯慧)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