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时政

好莱坞恋上中国元素【4】

2013年05月06日09:39    来源:新京报        

《花木兰》剧照。

“好莱坞在学习如何与中国对话”

近年来包含中国元素的外国电影也不乏成功之作,如《功夫熊猫》系列。美国华裔电影人丁媛说:“这和导演以及公司文化有关,梦工厂对影片题材的要求只有一个:讲一个好故事。虽然核心价值观仍然是美国价值,但它尊重中国文化。他们有一个研究小组负责研究里面跟文化相关的东西。”

李道新表示,外国电影的中国元素良莠不齐,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好莱坞在学习,如何与中国进行对话。”

20世纪初期,西方电影几乎一致地忽略中国因素,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中国人的形象或者中国元素才开始出现在西方电影中。但是大部分将中国塑造成负面形象,比如在1968年的电影《傅满州之血》中,将中国人描绘成奸诈、傲慢、贪婪和迷信的形象。

丁媛认为,“几十年前的中国元素都是刻板印象,是基于美国社会对中国(电影拍摄前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前的中国)的认识上的,中国人和华裔不是主流,只有卖菜啊,黑帮啊,开武术馆等。直到李小龙在美国走红后才出现了新的形式。但这个新形式也变成了刻板印象的一种——功夫演员。现在中国人终于不开杂货店了,变成了有背景有功夫的黑社会,或者电脑极客。一种刻板印象代替了另外一种刻板印象。”

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这段时间内,中国人的形象在外国电影中开始出现变化。在2001年的《十一罗汉》一片中,一名中国人也成为了11人中的一人,完成艰难的任务。

中国人在好莱坞的形象这几十年变化很大,“现在美国片里的中国人形象与30年前相比要严肃多了。他们把中国人当成真正的人来塑造,有时候正面,有时候负面,至少他们是人,而不是人物形象。”罗森说:“这说明美国人比以前更加了解中国,更多的人有机会去中国,比以前更了解中国。”

分享到:

(责编:王昕)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