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时政

莫言“一诺”难换中国作家“千金” 悲壮成表情

2013年05月21日14:48    来源:新闻晚报        字号:
摘要:莫言曾经受访称,靠写作买房子难,也只有郭敬明能做到。而如果回溯到这则新闻的本源,调侃之外,更多的是尴尬。更尴尬的是,这种尴尬,不仅仅是莫言一个人的,在很大意义上来说,它还是中国的严肃文学和严肃文学作家的。

昨天,90后文艺青年“快闪”庆祝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CFP供图


昨天,90后文艺青年“快闪”庆祝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晚报记者 孙立梅 报道

在昨天晚上7点之后,“莫言”成了中文网站最炙手可热的一个名字。莫言几年前接受采访的报道,都被各大网站翻出来进行重新“包装”,诸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靠写作买房子难,也只有郭敬明能做到”之类。如果新闻出在现在,像是作为“胜利者”的莫言的一种自我调侃,而如果回溯到这则新闻的本源,调侃之外,更多的是尴尬。更尴尬的是,这种尴尬,不仅仅是莫言一个人的,在很大意义上来说,它还是中国的严肃文学和严肃文学作家的。

莫言出新书 郭敬明站台

2009年,莫言的长篇新作《蛙》选择在上海的“蓝蛙”PUB举行首发式。令所有图书记者感到意外的是,莫言旁边竟端坐着郭敬明真是一个完全不搭的搭配。莫言出书,要靠郭敬明来站台赚吆喝?面对记者们的频频发难,莫言无奈之下只能坦承,这是出版方出于商业上的考量,绝非他本人的意愿,“而我也绝不是要靠他多卖几万本”。年龄不到莫言一半的郭敬明,用明星做派开场说:“我来这里,绝不是因为通告,也不是为了出场费,每天都有很多人邀请我去这里那里给人捧场,可莫言是我心目中很有分量的作家,也是我学习的对象,我是他的晚辈的晚辈。 ”但当记者请他评价一下对莫言作品的印象时,这位“晚辈的晚辈”镇定自若地表示:“我是前天才拿到《蛙》试读本的,只读了三分之一……”

结果第二天媒体出来的报道,基本都把莫言与郭敬明的彼此 “示好”作为第一卖点。至于现在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重要作品”之一、“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身份频繁出镜的《蛙》,从那场发布会结束之后至今,无论是媒体报道中还是书店的畅销榜上,基本踪迹全无。

不知是否对这次经历耿耿于怀,2011年,两次与茅盾文学奖擦肩而过、终于凭借《蛙》获得该奖的莫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意味深长地说:“我们那时候冒出来也不容易,甚至难度更大。那个时候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往刊物投稿,二是往出版社投稿。多数是往刊物投稿,因为上世纪80年代是中短篇的时代,每个编辑部、每个编辑的案头,每天都是高高一摞。从这么多稿件中被发现,非常不容易,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在那个年代真的是靠文学本身的品质出人头地。现在我觉得发表的平台门槛肯定比那会儿低多了,实在不行往网上贴。先在网上博得很多读者的青睐,然后再被出版社、刊物拿过来包装出版。不过,如果依靠写作去买房子,现在真的是很难的事。靠写作过上像郭敬明的生活,全国估计也就只有郭敬明了。 ”

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所带来的各种名利之外,从现在开始,至少莫言可以感到欣慰的是:以后不必尴尬地解释郭敬明怎么会出现在莫言的新书发布会上了。

作家没有了“神一样”待遇

莫言“一诺”,当然会让中国的严肃文学和严肃文学作家们都感到欣慰一阵子。但是,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像莫言旁边坐着一个郭敬明这样奇特的组合,以后,还会,继续,出现。

像是一种预言,早在《蛙》之前,2002年3月,在上海图书馆,莫言和他自称最喜欢的女作家王安忆一起,做过一场名为“写作:是悲壮的抵抗”的演讲。慕名而来的听众绝大多数是像后来的郭敬明一样、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以他们的人生经验和阅历,实在难以理解台上这两位作家“悲壮的理由”。当王安忆提到“今天街上的人越来越相像,单调,作为一个作家,我觉得很可怕,我觉得这种格式化的生活正在向我们逼近”时,底下立刻有人提出反对一件:“没有呀,我觉得我们的生活很精彩呀! ”王安忆简直不知如何反应。

分享到:

(责编:王昕)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