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时政

媒体称中国货币存量达百万亿 金融改革被指迟缓

2013年06月24日11:04来源:新京报字号:

摘要:货币政策不再向银行叫苦连天“妥协”,不应单纯对银行业务盲目扩张纠偏,更应着眼于深化金融改革,也就是不再纵容银行业的“野蛮”扩张,而以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货币政策不再向银行叫苦连天“妥协”,不应单纯对银行业务盲目扩张纠偏,更应着眼于深化金融改革,也就是不再纵容银行业的“野蛮”扩张,而以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近期,最不该“差钱”的银行面临“钱荒”,反映银行之间借贷成本的隔夜拆借利率,一路走高。应该说,这一次的“钱荒”,并非货币供给出现严重短缺,而仅是资金投放出了结构性问题——不是没钱,而是放错了地方。日前,央行二季度的货币政策例会,也延续了李克强总理所提出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思路,准备“更扎实地做好金融风险防范”。

确实,广义货币余额已经达到百万亿元的大关,货币增量依然维持着较高的增速。这个时候,银行叫苦连天,说什么“钱荒”,显然怪不到别人,只能怪自己没能用好这些资金。

“钱荒”,表面看起来是银行的问题,但是背后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金融改革迟缓,对银行的监管也不够到位。比如,在理财产品市场已经快速扩张四五年后,不久前监管部门才出台文件规范。这既凸显了监管的不到位,也反映出银行业治理的改革,远落后于发展的步伐——这使得银行盲目地扩张自身业务规模,几乎可以用“随心所欲”来形容。

不限于理财产品的恣意泛滥,这几年银行还过多地参与到影子银行的业务,短贷长投项目过度,贷款投向多集中在“铁公基”、泡沫化和产能过剩领域等等。这样一来,使得银行资金,不仅出现严重的期限错配,而且更是放错了地方,出现短期流动性紧缺,实属必然。

分享到:

(责编:王昕)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