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30日15:19来源:新华网字号:
摘要:在“2013陆家嘴论坛”上,多位国外金融业内人士表示,当下我国国际收支相对平衡,人民币升值预期尚存,是放开资本项目管制的好时机。面对国际市场的期待和呼声,国内决策层如何考量?我国资本项目改革的路径接下 |
风险防范做实 步子方可迈大
决策层之所以采取审慎推进态度,学界和业界之所以对资本项目改革热议不断,其焦点在于如何防范放开之后可能引发的风险。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解读称,资本项目放开将带来两大风险:一是放松管制后,如果没有建立起其他有效手段来检测和管理跨境资本流动,将给国内市场带来巨大冲击;二是鉴于跨境资金流动往往是顺周期的,会加剧经济波动,在宏观层面需要有好的框架来熨平这一效应。
那么,中国是否准备好了相应的风险预案?
对此,盛松成在会上公开表示,完全有能力防范风险。
“首先,中国的外汇储备有将近3.5万亿美元,而全球外汇储备总共10万亿美元左右,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可以作为强大的后盾;其次,资本账户放开并不意味着完全不管,而是调节方法从资本监管及行政手段转变为用价值手段来调节,并遵循‘遇险就收’的原则。”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国力增强以及汇率、利率、金融市场等多项改革的深化,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的步子将迈得更大一些。
“对外开放的方向要明确,步伐要走稳,风险防范要做实。如果对管控风险有信心,那么步子迈得大一点也没关系。”银监会国际部主任范文仲坦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