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30日15:19来源:新华网字号:
摘要:在“2013陆家嘴论坛”上,多位国外金融业内人士表示,当下我国国际收支相对平衡,人民币升值预期尚存,是放开资本项目管制的好时机。面对国际市场的期待和呼声,国内决策层如何考量?我国资本项目改革的路径接下 |
在“2013陆家嘴论坛”上,多位国外金融业内人士表示,当下我国国际收支相对平衡,人民币升值预期尚存,是放开资本项目管制的好时机。面对国际市场的期待和呼声,国内决策层如何考量?我国资本项目改革的路径接下来会怎么走?
国内专家估计略微“保守”
“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前提,我们希望中国的资本账户改革进程能加快,尽快取消资本管制。”伦敦金融城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包墨凯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无独有偶,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高峰也表示,正是由于资本项目管制形成了两个分割的市场,才导致市场套利行为。“一味地堵行不通,需要放开资本管制,让市场充分交易,而当下正是合适的窗口。”
相较上述观点,国内金融从业人员的估计则略显“保守”。
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给出了一份他心目中的人民币国际化时间表:预计3到5年内,我国可实现资本项目基本可兑换,除了对流动性较强的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实行总量控制外,其他的资本项目可以逐步放开;10到12年内,实现资本项目全部可兑换。
央行官员“吹风”称条件基本成熟
对于我国资本账户改革的走向,人们更关心的是央行的态度。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透露,扩大开放人民币资本账户的条件基本成熟,目前正在协调推进优化资本账户开放的子项目。“风险大的晚开放,风险小的早开放。”
具体而言,短期支持企业“走出去”,中期放松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商业信贷,长期审慎开放不动产、股票、债券等领域。至于投机性很强的外债短期项目,甚至可以较长时间都不开放。
盛松成强调:“先内后外的改革步骤不适合中国国情,利率、汇率、资本账户放开究竟谁先谁后,并不存在必然顺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