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06日17:52|来源:中国网|字号:
无意夺世眼 只为继遗风
今年7月中旬,个别人士在网易博客中发布了对大悲寺的不实文字,又于8月初将其文字授权于“天涯虚拟社区-传媒江湖”版块一版主,以该版主名义发布不实文章。随后,在个别人的运作下,该版个别版主对有关大悲寺的帖子进行非善意的置顶和标题显眼化处理,与此同时,该版掀起了对寺院和佛教的大规模恶意攻击和诋毁,至今未息。
这种行为不但诋毁了佛教教义,伤害了广大佛教徒的宗教感情,更误导了各大媒体和社会大众,并直接导致了《羊城晚报》于8月22日发表了题为《大悲寺之战:网曝寺院“敛财千万”,居士生活如“奴隶”》的不实报导,各大网站大量转载,随即引发了舆论关于大悲寺“敛财”、“居士生活如奴隶”的大肆质疑、指责和诽谤。大悲寺曾就此在第一时间作出声明。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8月29日,《南方周末》发布命名为《大悲寺的“慈悲心肠”“雷霆手段”》的报道后,个别网络媒体对该报道断章取义式的转载,再次将我寺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针对各界的声音,我寺本着尊重事实、为大众负责的态度,再次就近期报导中所提及的问题向社会各界做出回应如下:
欢迎参学 但非兜售
首先,个别人发表的网络不实文章及《羊城晚报》对本寺院所作的报导,严重缺乏佛教常识,属于脱离了佛教教义的解读与分析。尤其是对我寺下院道源寺发心出家居士的个案进行夸张和改编,以个别案例作为对大悲寺僧团的整体解读,以偏概全,引发了不负责任的舆论引导。个别人发布不实网络文章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宗教及网络信息传播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部分媒体的不实报导有违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自2000年妙祥法师率僧团入住海城大悲寺至今,寺院作为开放式的佛教十方丛林,一直真诚欢迎僧人、居士及社会各方人士前来参学。对于前来参学的居士,本寺一直鼓励其处理好修行与世俗生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安心修学。若居士在寺院修行期间出现个人家庭纠纷,本寺一直建议其与家人加强沟通理解,妥善处理家事,但此系个人问题,本寺也无权为其抉择。
佛法有如恒河之水,口渴者自会取用。学佛与修行完全是一种个人的自主行为,因此,本寺从未也绝不会为了弘法而兜售佛法或强迫修行,希望社会各界都能对这一点有所了解,也希望媒体能够尽快澄清不实报导。
“头陀行”为佛教法门之一
2007年,有网民发布了名为“同为出家人:大悲寺和少林寺的对比”的帖子,并在网上热传,我寺随即被部分舆论贴上“苦行”的“个性”标签,并用以攻击少林寺。由此,我寺始被推上与少林寺针锋相对的风口。如今,大悲寺再次被各界关注。两次关注,都落在同一个问题上——苦行。日前,一些媒体为夺人眼球,将“清修苦行”和“疯狂敛财”进行大肆对比,指责我寺“敛财”,并以“苦行”作为攻击的“弹药”,将我寺推向众所矢之的浪尖。
在前一次事件中,人们似乎亟需一种对“苦行”的标榜,来满足对所想象和期待的宗教精神的心理渴求;在最近的事件中,人们似乎又因为对佛法修行无知,而产生了距离感和不解,进而亟需一种世俗的解读来作为心理安慰。无论是哪一种,都源于对佛教修行的误解。
佛教修行的目标并非追求世间对钱财、名誉、美色、食物、睡眠的欲望满足,佛教的八万四千法门正是在帮助人们放下对世间五欲的追求,因此,佛法也被称作“出世间法”,出家僧人的“离欲之行”也被人们冠以“苦行”之名。
佛陀反对古代印度部分修行者进行睡钉床、裸行等极端的无益苦行,而为弟子们指出了能够令人收敛身心,放下贪欲和烦恼的“有益苦行”。佛陀认为,包括头陀行在内的任何佛教教法均是有益苦行——在适当的时间,身心能够承受的条件下,帮助耽着物质、贪欲炽盛的人们最终获得佛法真实利益的“苦行”,始终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法门和途径。
![]() |
苦行,敛财,大悲,阿含经,八万四千法门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