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时政>>新疆兵团成立60周年>> 正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昨天与今天(图)【6】

2014-05-16 16:19:25|来源:人民日报|字号:

  从飞机上俯瞰辽阔的新疆大地,它就像一部以天山山脉为书脊的打开的大书。60余年,来自五湖四海的兵团人和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把这部大书写成爱国史诗和英雄史诗。进入新时期、新世纪,改革开放的强劲动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全面支援,特别是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全国范围的“全方位对口援疆”,在新疆开发建设史上掀起最为波澜壮阔、最为激动人心的第四次浪潮,这是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历史性机遇,是2200万新疆人民向全面小康出发、向幸福出发的壮丽进军。

  对口支援兵团的国家各部委、各省市和各大央企急切地问,你们需要什么?希望我们做什么?怎么做?兵团党委的回答是:“向民生倾斜,向基层倾斜,向困难地区倾斜!”

  截至2011年,全兵团共有158个援疆项目开工建设,投资总额近75亿元。北京、山西、辽宁、黑龙江等省市的援助资金全部到位;按照五年援疆规划,广东省支援农三师总投资34亿元,仅为50团保障房建设工程就投入援建资金9000万元;浙江省援建农一师2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37亿元;河北对口支援农二师22个项目,2011年投资近4亿元……

  还有众多实力雄厚的内地企业,争先恐后涌入兵团落地开花;大批科技、医疗、教育、文化等各领域的专家远离故土亲人,入疆挂职长期工作,他们带来了改革开放的新观念,带来了成熟的经验、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广阔的市场和广泛的交流合作。内地数十所名牌大学、中学办起了新疆学生班;大批新疆青年人才被送往内地各大城市培训;新疆特色农副产品与沿海企业连接成深加工的产业链;兵团大地那些灰色的土房子被迅速抹去,代之而起的是一片片楼房林立的小城镇和现代化的牧民定居点,一座座崭新的医院和学校……

  阿拉尔市坐落在塔里木垦区,是农一师最大的一块绿洲。2011年8月11日,和田河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突然决堤而出,一夜之间,南口农场的大面积良田和12团的5万亩棉花、枣园成了波翻浪涌的一片泽国,上千户职工的住房坍塌。“几十年不遇啊!水流轰轰作响,像打雷一样,有两米多高,我们刚抱起孩子跑出门,水就进去了,现在想起来都后怕……”南口农场职工祝力民和郭建生对我说。

  灾区群众没想到,对口援助农一师的浙江省台州市的领导来得这样快,“就像自家遭灾了一样”。足蹬大水靴,走在泥泞中,看到烈日下临时支起的一顶顶帐篷和泡在洪水中的庄稼,台州领导当即决定:“要把灾民安居作为援建工作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

  5280万元的资助资金迅速到位,2.5亿元的投资规划迅速启动,住宅恢复和重建新社区的浩大工程迅速破土动工……

  今天漫步在这片花红柳绿的土地上,走进别具江南风情的“台州新村”,观赏着吊脚楼似的色彩鲜艳的68幢楼房,点缀其间的溪泉、清池、假山、甬道、绿林,造型优美的公共会客室、文化活动室,还有通向家家户户的冬天可供热、夏天可纳凉的地源热输送管道……我深深感受到台州人民的殷切爱心和援疆事业的崇高与伟大——追求共同的安宁和幸福,是人类心灵最美丽的花朵呵!

  祝力民的新家,地上铺着白底蓝花的瓷砖,墙上涂了白乳胶漆,厨房里有钢制锅灶、排气扇、碗柜……所有这一切都是细心的台州人民做好的,“想得太周到了,我们卷上铺盖就可以住进来啦!”祝新民高兴地说。陪同的台州援疆总指挥吴才平说:“兵团人为国家站岗放哨,吃了几辈子的苦,我们做什么都不为过!”

  是的。兵团人家家都有一部艰苦的创业史,他们的故事深深打动和震撼着内地人的心。很多援疆干部说,“我们是带着感恩的心来工作的”。江苏省镇江市副主任医师仇立春放弃了去英国与妻女团聚的计划,第一个报名参加援疆;广东省惠州市高级教师谢振中出任农3师图木舒克市高级中学副校长仅一年,2011年该校高考本科上线率就跃升至50%以上,比前一年翻了近一倍;黑龙江省援疆前方副总指挥曲敏出任农10师副师长,经他奔走牵线,13位省级领导、70多位厅局级干部先后赴疆考察慰问,在规定动作之外,仅捐款捐物累计就达3600万元;石家庄市援疆干部狄增建出任31团副团长,为该团农副产品进入河北市场打开多条通道,该市裕华区决定用3年时间对该团所有中小学教师轮训一遍,并提供了必要的经费保证;来自辽宁省的农9师医院妇产科主任李兆奎,53岁时主动报名入疆,他的精湛医术和良好医风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闻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他也更加劳累。今年春,李兆奎被发现患有肺癌,身体极度虚弱,在返回沈阳治疗之前,他仍然坚持坐在轮椅上为多位患者做了手术,患者哈萨克族妇女加依娜尔向他深深鞠躬并敬献了“辽宁白求恩加可斯(好)”的锦旗……

  今天,从天空到陆地,从道路到网络,新疆与内地之间构成一条更加宏大的“丝绸之路”,这里奔腾着大爱的热流,激荡着合力的巨浪,汇集着未来的憧憬。与此同时,在兵团党委的领导下,260万兵团人奋发蹈厉,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目标,以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为载体,新型工业化为支撑,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更好地发挥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三大作用,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2011年,54个“十二五”规划中的重大项目开工49个;高新节水技术灌溉面积达1100万亩,占全兵团有效灌溉面积的2/3;出于坚定不移的“民生为先、居住为要”的理念,兵团保障房安居工程连续3年每年完成近20万套,招商引资257亿元;今年还将继续实施17万户保障性安居工程、4万户农村安居工程和2000户牧民定居工程……

  地窝子——干打垒——砖瓦房——新楼区。

  “屯垦戍边”变成了“建城戍边”。

  这就是兵团实现历史性跨越的生动景象!

  在那些看似枯燥的数据后面,沸腾着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勃勃生机,闪耀着伟大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许多月朗风清的夜晚,徜徉于天山南北那些城市的滚滚车流、亮丽橱窗和万家灯火,漫步于乌鲁木齐、和田人潮涌动、万紫千红的大巴扎(巨型集市),走进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牧民定居新村,伴着都达尔的琴声在“农家乐”舞会上翩翩起舞,我一直被历史也被今天深深激动和感染着。和谐是美丽的,安宁是美丽的,幸福是美丽的,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是多么美丽呵!草原上所有的欢歌笑语,城市里所有的时尚风情都表明,今天的新疆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今天的新疆越来越美丽。明天的新疆将更加美丽。

  新疆各族人民和广大兵团人正在向幸福出发。幸福在哪里?回首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总结人生的历程和经验,唯一的结论是:幸福在家里!中国是13亿各族人民共有的家,美好安宁的家是我们共有的幸福。

  兵团人心语——

  “一切为了神圣国土!”

  新疆有一种别样的壮阔的美。走进蓝天高远、雪山巍峨的新疆,我们经历过的所有天空都显得低矮。西域的万种风情,神秘的戈壁沙漠,圣洁的昆仑天山都是挥之不去的诱惑。行进在那片神奇的土地上,我们仿佛仍看到古楼兰姑娘丝衣轻舞飞扬,玉佩锵然作响,纵马奔驰在鲜花盛开的草原。我们虽看不到她花样的容颜,历史已在她湛蓝的眼眸里沉醉;旅行者虽听不懂她的语言,心灵已在她迷人的歌声中飘远……

  站在风景之外,看到的是诗意和美丽;走进风景之内,才会深深体味到兵团人的奉献与艰辛。

  是的,这里正在发生令人激动和振奋的变化:绿洲正在延伸,美丽正在生长,富足正在前进,现代正在崛起。但薄弱的历史基础,艰难的生态环境,“孔雀东南飞”造成的人才匮乏,特别是为保卫国家领土而在生态环境艰难的边境线建立的个别团场,其困境显然是短期内难以改变的。兵团人坚守在这里,就意味着他们继续坚守着清贫和孤寂,坚守着神圣的责任。农六师北塔山牧场与蒙古国接壤,海拔3280米,放眼一望,远处是乱石裸露的荒山秃岭,脚下是贫瘠的荒滩戈壁。这里是个大风口,冬天遇上极端天气,会有大批牲畜被冻死。现在公路修通了,可大雪封山时道路被两米厚的雪掩埋起来,汽车开进去犹如驶于深谷,因此两侧电线杆上端都挂着红色箭头指示牌以指明方向。

  这里的牧民不能养绵羊只能养山羊,因为山羊能爬山。这里的水很硬,烧开了壶底留有一层白色残渣。这里的平均寿命53岁,60多岁以上的老人很少。这里一年四季只有白菜土豆和很少的胡萝卜可吃,而且要到210公里以外的奇台县城去买,眼下白菜没有了,只剩土豆了。这里靠太阳能发电,天气不好,晚上就没电了,所有的家用电器都成了摆设。这里的羊也是为了“保家卫国”,长年吃不饱,瘦成一把骨头,所以职工收入很低,半数以上吃“低保”……

  这里的贫困在天不在人。这里其实不适合人类生存。但全场3600多名干部职工坚守着,场部学校党支书、优秀的哈萨克族女干部努尔·古丽率领她的教师团队坚守着。几位大学生曾来过这里,可先后都走了——条件确实太艰苦了,一位男青年流着泪说,在这里我连对象都找不到,不走怎么办啊?全校13个班只有一个汉族学生,但一直坚持双语教学。古丽的父亲过去是场部的牧马人,老人节衣缩食把3个女儿都培养成大学生,因此古丽深知少数民族家长们的渴望: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孩子只有学会汉语才能走出大山。“为了孩子,一切都值了!”话语间,古丽眼里有了泪光。一次大暴雨,洪水淹了学校,鸽蛋大的冰雹砸下来,古丽和老师们在这边往半山腰上救孩子,家长们站在对面的山头上哭喊不止。那天,援教老师切了半根胡萝卜给一个学生吃,转眼间涌进几十个孩子伸手要,胡萝卜很快发没了,好些没得到的孩子哭了,那位老师也哭了……

  一位外来民工目睹这里的严酷环境和艰苦条件,感慨地说:“你们这儿就像老革命的根据地!”

  兵团人的奉献是伟大的,兵团人的精神是伟大的,兵团的发展建设与维护祖国统一的神圣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应当感恩,应当为他们做更多的事情。”这是许多到过兵团的内地人的一句真心话。

  伟大而神圣的军垦事业会一代接一代延续下去。此刻我想起驻扎在小白杨哨所旁的女民兵班,那些美丽的女孩子,清一色大学生,在巡逻、训练中晒得黝黑,其中几个姑娘在内地都市做过几年职业白领,后来先后返回新疆。我问她们为什么?一身迷彩服的班长孙雪动情地说:“这是我们爷爷奶奶创业的地方,他们不希望我们离开。我爷爷说,国土总得有人守啊。我一直记着这句话,这就是我们对新疆的承诺!”(蒋巍)

(责编:姚丽娜)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兵团;1950年;柳树泉农场;纯爷们儿;1975年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江泽民胡锦涛等卸任领导人都在哪露面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巾帼不让须眉 中国歼击机女飞行员英姿迷人

中国第一批空姐什么样(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