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7月25日09:36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從“豬蹄治病”到“打通任督二脈”,前不久的甘肅“中醫復興運動”將中醫置於輿論漩渦之中,爭議四起,浮沉不定。然而,拋開熱鬧不提,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伏羲制九針、岐黃論醫道的中醫,如今已舉步維艱。其顯著表現為,中西醫的“剪刀差”越張越大,每年中醫師的增長人數還不到西醫的零頭,更甚者,作為中醫的領軍人物,著名中醫的人數從上世紀80年代的5000余名驟減至現在的不足500名。
在不少專家、名醫看來,中醫的脫困與復興,全系教育。可目前學院制的西化教育,被九旬高齡的國醫大師鄧鐵濤指為一隻“病雞”,“病雞如何能生出健康的雞蛋?中醫教育就是這隻母雞,不中不西,怎能培養出純正的中醫接班人呢?”為此,本版推出“望診中醫教育”系列報道,以期把脈國醫未來。
——編 者
制圖:蔡華偉
現實·寒
中醫增長人數不及西醫1/12,報考博士居然寫不出方劑
2007年畢業於江蘇某中醫類大學中醫學專業的小武,早早就轉了行當,現在司法系統工作。那一年,同班50多人畢業,隻有一半從事了醫療行業,而選擇中醫為業的不過寥寥五六人。
“據我所知,以后幾屆畢業的學弟學妹們,在中醫行業就職的比例就更低了。”小武毫不掩飾中醫學生“兩頭受堵”的就業困境,“西醫醫院基本不招中醫學生,但是中醫招聘也不以中醫學生為主,這叫我們上哪兒工作去?”據了解,小武班上不少同學本科畢業后就去讀了西醫研究生、做了西醫醫生,還有一些同學干脆改行。從2002年至2010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數增加了42253人,這個增幅,還不到西醫的1/12。
當然,小武的經歷並不能代表全局。依據浙江中醫藥大學的統計,近兩年,該校畢業生在中醫類單位工作的比重超過了70%。
“數字或許不能簡單同質量挂鉤。”一個六七十人的本科班,能培養出三五個優秀人才,重慶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教研室主任尹濤就已“十分欣慰”了。在他看來,很多中醫專業的畢業生,還遠遠達不到“出師”水准。
對於西醫而言,有了基礎知識,採取現代醫學儀器等輔助診療手段,就能夠對疾病有一個較為清晰的判斷,並採取相應治療。而中醫學習,無論是辨症還是開方,都需要大量的臨床實踐才能掌握。“目前的院校教育中,中醫的臨床實習和西醫一樣,從大四開始。這樣的經驗值對於中醫而言顯然是不夠的。”尹濤坦言。
“小本”中難出將軍,即便是戴上博士的帽子,情況的改觀也不是太多。
一位中醫急症科主任招收博士研究生,要求寫出10個方劑,很多考生居然寫不出來。這樣的怪事,煙建華教授並不少見。作為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基礎理論學科帶頭人,他發現不少博士生、博士后在開題、論文答辯和課題評價過程中,制訂的研究方案和事實存在許多概念錯誤。
沒有扎實的基本功,自然難以樹立起臨床的高度,不少學藝未精的學生基本把中醫開方等同於“銀翹散”——出手就是加減“銀翹散”。因為在中醫藥大學方劑學教的首先是銀翹散,也必考銀翹散,一上臨床,腦子裡也隻有“銀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