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9月18日11:31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把民間文化擺到廟堂裡”
“我六十歲的時候,接了兩件大事。”馮驥才又點了一支煙,卻沒怎麼吸,只是任由煙霧在眼前飄散。
在別人退休、可以頤養天年的年齡,馮驥才擔任了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的主席,同時受聘於天津大學,擔任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前者讓他可以團結更多的有識之士,共同搶救保護民間文化遺產﹔后者,成為他進入教育界的開端。
既然是以馮驥才的名字命名,學院難免帶有他的色彩與氣息。2012年年初,一個寒冷的冬日,我第一次走進這座外形很現代的學院,立刻被無處不在的傳統文化氣息籠罩了。院子裡,一座古門樓,一個石雕,一塊長江纖夫石,無言地彰顯了學院所追求的歷史與人文的內涵,並與這座現代建筑形成時代性的對比。就連電梯其實也是一件別出心裁的雕刻作品——“詩之門”。左邊刻的是英文的《奧德塞》,右邊是中文的唐詩,寓意打開門,就進入了人類的文明。而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還是它的博物館。
學院“博物館化”是馮驥才的追求。他認為大學應有一個功能——文化保存。他的想法是,把知識保存在圖書館,信息保存在數據庫,實物保存在博物館。他說:“在博物館裡,感受比看更重要。”所以,他對展覽的細節十分在意,從整體色調到每條說明文字,都親自動手。“我把做博物館當成一種創作,也作為一種享受。直到今天,還有一些美妙的博物館計劃。”
學院現有7個博物館,每一個都不大,卻都很精致,剪紙、年畫、雕塑、藍印花布、木活字印刷、民間畫工等,包羅了諸多民間文化種類。記者最愛的莫過於“跳龍門鄉土藝術博物館”了。民間傳說鯉魚跳過龍門便化龍升天。在這裡,馮驥才把民間文化的精華搬進博物館,正如他所說,“把民間文化擺到廟堂裡”,就是想讓大地燦爛的草根文化登堂入室,化魚成龍。
他說,促使自己到大學工作的最重要原因是,當今社會真正的文化學者匱乏,大學急需造就新人。
“目前能夠在非遺保護一線獨當一面的學者,幾乎全是60歲以上,急需后備力量。”他認為學生最需要的,一是視野,二是責任,三是能力。他也清楚地知道,一個人到了青年時,你不可能改變他,隻能影響他。所以他盡量用學院的一切——硬件、軟件、思想、方法去影響學生,把學生的未來與時代的需要連接起來。“我最希望的是他們能夠走在時代的前沿,有思想也有能力,關切時代不空談,有‘天降大任’於我之感。”從課堂講授到田野調查,甚至連學院裡濃郁的民間文化氣息,都是要讓學生們浸潤其中,感受其魅力。“有個現代文學的博士生也轉到文化遺產了。”話語間臉上閃過一絲笑意。
另一方面,在中國,且不說省市縣級的非遺項目,僅現有的1300余項國家級非遺,絕大多數缺乏學術支撐,在它們后面的大多隻有政府管理部門或開發商。這很容易造成所謂“保護性破壞”,即為了經濟利益而篡改非遺本體。而在日本、韓國,他們的每一項非遺都有專門的人在研究,換言之,每項非遺后面都有專家學者在支撐。“當務之急,是盡快培養有責任感、有事業心的年輕隊伍,讓非遺保護得到學術的支撐。”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