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馮驥才:知識分子應是文化先覺者

2012年09月18日11:31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馮驥才

因為在北京畫院舉辦“四駕馬車——馮驥才的繪畫、文學、文化遺產保護與教育”展,著名文化學者馮驥才方能夠在北京持續待上十余天。然而就是這十余天,每日工作也安排得滿滿當當,這一點記者是十分清楚的。所以,當記者在9月15日晚10點半提出第二天專訪的要求時,心裡並未抱什麼希望。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助手很快回電說,馮先生已將第二日上午的原定日程作了修改,給記者騰出一個小時採訪的時間。

9月16日上午9點整,記者敲響北京某賓館1918號的房門。開門的正是馮驥才。“歡迎,歡迎!”很熱情。“《光明日報》記者的採訪,我一定要接受的。”還未落座,他便道:“我看到前兩天你在頭版頭條登的那篇保護老建筑的文章了,不少文物界的朋友跟我提起,大家都很欣賞,認為有力度啊。”拿出9月13日的本報,他指著《老建筑,別都拆了》一文贊不絕口:“寫得很深刻,很好。而且你們敢於在頭版頭條登出來,《光明日報》有膽識!”

於是話題就自然而然地從文化遺產保護開始了。

“知識分子應是文化先覺者”

征得記者同意后,馮驥才點燃了一支香煙。記得第一次專訪馮驥才,面前的桌上也有一包香煙,但他始終沒去碰它。

那是在天津一個普通居民小區的一套單元房裡,當時是馮驥才工作室的辦公地點。時間是2003年2月21日。3天前的18日,由馮驥才倡導和領導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正式啟動。

採訪被安排在一間幾乎被各種木制門窗、建筑構件塞滿的所謂客廳裡進行。採訪中,他指著那些老物件有些激動地說:“能夠讓自己的文化損失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中嗎?能夠叫后人完全不了解先人這些偉大的文明創造嗎?不能!所以,現在第一位的是‘搶救’,而且是十萬火急!”

回憶起10年前關於搶救工程的動意,他提到了幾位著名的文化大家。當年,他跟啟功、季羨林、於光遠等先生一起在北師大開會,共同呼吁緊急搶救民間文化,並向年輕學子們發出著名的“把書桌搬到田野上”的號召。說起工程啟動之初工作之難,馮驥才吐出一口煙,略帶調侃地說:“他們可以花很多錢請客吃飯,一說要保護民間文化——對不起,沒錢。”

令人欣慰的是,十年過去,這種情況已大為改觀。他強調:“文化自覺,這十年的歷程顯現了我們的文化自覺。”中國在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走在了世界前面。“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開始工作時,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公約還沒簽署,2003年聯合國才將非遺列入文化遺產保護內容。“這說明中國的知識界是有文化自覺、有文化使命的。”

“我要強調文化先覺,”他加重了語氣。“我們的目標是文化自覺,這是全民的﹔而知識分子應該是當中的先覺者。”他認為,知識分子的特點是有前瞻性,不但可以用科學的眼光研究社會,還能運用逆向思維思考生活,因此應該是有文化先覺的。“當整個社會迷惘時,知識分子應該先清醒﹔當整個社會過於功利時,我們要給生活一點夢,美好的夢,給一點理想和精神的東西。”

“責任是第一位的”

“責任、擔當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優良傳統。我們這一代人由於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糾結太緊,責任意識透入骨子裡,完全無需掂量。責任是天經地義的。”馮驥才如是說。

責任感,強烈的責任感,這一感受在採訪中不斷被強化。

(責編:夏麗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