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她,是一次歷史人文之旅
寫作這本書還是一個歷史的旅行。叔華出生的1900年便是著名的“庚子年”——國難之年﹔叔華的一生經歷了清王朝覆滅、民國成立、“五四”運動、“三一八”慘案、北伐、抗戰、內戰……在此之后,在遙遠的英倫,她也仍然關注著中國——她的故鄉和家園所在的形勢:新中國成立,朝鮮戰爭,“反右”和“文革”……叔華作為經歷了“劇烈的文化和社會矛盾,並且試圖在漩渦中掌握自己命運的人們中的一員”——正如稍早於她的女作家陳衡哲在其自傳中所說:是展示了“危流之爭中的一個生命的痛楚和歡愉”的“一個標本”,也是“反映這個自我從屬的時代和社會以及它力圖掙脫它們的禁梏的掙扎”的“一面鏡子”。
寫作這本書還是一個人文之旅——叔華與辜鴻銘、陳師曾、齊白石、廉南湖的忘年誼,與鄧穎超、許廣平的同窗情,與周作人、魯迅的特殊關系,與胡適、林徽因、陸小曼復雜微妙的友誼糾葛,與袁昌英、蘇雪林(珞珈三女杰)的患難情誼,與弗吉尼亞·伍爾夫及英國布魯姆斯伯裡文化圈的跨越國界的友情交往……很少有人像叔華那樣,有意或無意地在往來名冊上收集了那時代諸多不同年齡身份,甚至不同陣營門派的人名,這個名冊還包括:郁達夫、聞一多,楊振聲、丁西林、張彭春、葉公超,朱湘,李四光,趙元任,冰心,沈從文,丁玲,朱光潛,趙清閣,沉櫻,靳以,蕭乾,巴金……從中我們也可以想象叔華的魅力:一個既熱情浪漫又優雅恰當的女性。(雖然我也懷疑她是一個習慣於在內心和他人保持距離、自己把自己包裹了一生的孤獨的女性。)
寫作這本書還是一個情感之旅——凌叔華與兩位詩人:徐志摩和朱利安·貝爾,以及她的終身伴侶陳西瀅……那看似溫馨含蓄的友情,作為紅藍知已,比任其泛濫的愛情更堅實和長久的關系﹔那看似浪漫激情,可跨越種族、年齡甚至生死的戀愛﹔那看似般配、美滿平靜、令人艷羨的婚姻……是否,真的每一種感情都難免千瘡百孔,她希望過“對”的生活,卻似乎還是做了“錯”的事,她追求自我解放,但也許她從未解放過。一個女人應該如何認識對待自我與責任,夢想與現實……這都在給我思考,甚至也許,在幫我成長。
這是我的第一本傳記。此前盡管也寫過幾本書,卻從來沒想過會去寫傳記這樣東西。盡可能接近真實歷史是我的第一標准,不妄信,不虛構——包括細節,不可以因為它“細”而虛構。真實(哪怕是平淡和難堪)所表達出的,是再精彩的虛構也無法替代的。真實就是真實的價值。我也第一次感受到:傳記、歷史的寫作比純粹的文藝創作更能讓人理解“站在前人肩膀上”的意義。在這裡我也要向前輩諸君——本書所參考引用文章、書籍的作者們表示感謝(引用皆有注明)。我要特別感謝陳小瀅女士(凌叔華的女兒)對我的鼓勵並授權使用珍貴照片……不足之處,還望大家指正。
來源:深圳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