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時政>>深度

深度關注:高校課堂,海外什麼樣?【2】

2012年11月22日10:3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摘要:與國際對話、接軌,是中國高校的追求和發展目標。而對話的基礎和主要內容,大多來自對國內和國際大學教育的比較。

林菁(賓夕法尼亞大學文理學院及沃頓商學院大四在讀,2012屆畢業生)

我也認為美國教育和中國教育的差別在於主動與被動。在美國,學生是課堂的主題,教授鼓勵學生積極舉手發言並且對教授的理論提出疑問,而且很大一部分的成績都是由學生自己探索寫出的論文或研究項目而定﹔而在中國,通常都是教師在講台前念書而學生在講台下跟著一句一句地學,考評系統也是單一的閉卷考試。

美國的大學生有著充分的自由在完成必修課之余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甚至大三之前都不需要確定自己的專業,所以很多美國學生利用大一大二的時間感受不同的課並找尋自己真正想學的學科。雖然國內的大學正在為此努力,但總體上,治學還是相對比較被動和保守。

課堂接軌社會,體會責任

卓巧藍(Tuck商學院MBA一年級在讀,2013年畢業)

來美近半年,對於美國大學教育很深的一個感受就是:知識的傳授緊緊聯系社會的實際。上統計課之前,我非常擔心會是無聊到底的純理論純數據課。但是結果出乎意外,純文科背景的我非常享受這堂課。首先,老師在解釋每個知識點時,都會引用身邊熟知的例子,深入淺出地解釋。與此同時,還充分地介紹這個知識點在現實生活中該怎麼運用。這種把社會運用知識帶入課堂教學的方式,打破了純理論的枯燥學習,並且拉近了大學與社會的距離,也讓知識和理論更有實用性和吸引力。

林菁:從在美國大學幾年的學習經歷中,我感覺最重要的一點是,美國的大學教育跟社會非常接軌,並且讓學生從一個“學生”轉型成一個對社會和對自己都有高度責任感的人。每個人都變得很有理想有主見,並且知道如何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

在這個過程中,美國的教育系統由於資金充足和校友回饋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資源及更好的平台。在美國,學校會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社會資源,如學業輔導中心、就業輔導中心、寫作中心、甚至心理輔導中心等等,全方位為學生的個人發展考慮,而國內的大學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

我覺得中國的大學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動員更多的社會資源,幫助學生全方位發展,讓學生的學業更多與社會接觸、更多服務社會,給學生提供更多書本以外的知識、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他們的服務和公民意識。

團隊交流合作,師生互動

姚黎明(沃頓商學院MBA創業管理方向二年級在讀,2012屆畢業生)

我認為中美之間教育最大的區別在於團隊合作。

中國教學中比較多的是個人獨立完成的作業或項目,除了課外活動,在理論學習中很少有團隊合作完成的項目。這樣鍛煉了中國學生個人思考和獨立按時完成任務的能力。但是另一方面,也削弱了中國學生的交流和團隊合作能力。

分享到:

(責編:王昕)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