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詠江: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資料圖
中國網11月26日訊 日前,民進黨召開中常會通過所謂“中國事務委員會”設置要點,由現任黨主席蘇貞昌兼任召集人。由於該機構的名稱、角色以及功能都不如外界期待,該機構對民進黨轉型的正面意義有限,外界普遍認為該機構將不能適應兩岸發展新局。另一方面,雖然蘇兼任召集人主要是出於權謀考慮,但缺乏魄力的假改革很困難導致兩面不討好的窘境,帶來真真切切的政治“悲劇”。
“中國事務委員會”不如預期
一是名稱定性“中國”而非“兩岸”。大陸“十八大”報告中首度提到“對台灣任何政黨,隻要不主張"台獨"、認同一個中國,大陸都願意同他們交往、對話、合作”,充分展現大陸適應兩岸新局、正視綠營民意的胸懷與誠意。對此,民進黨內主張兩岸交流的人士包括剛剛登陸歸來的首席中常委謝長廷、曾訪問大陸的現任高雄市長陳菊、主張“大膽西進”的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等都希望要成立機構的名稱前綴使用相對中性的“兩岸”或“大陸”,在國民黨已經使用“大陸”的情況下,命名“兩岸事務委員會”可以展現兩岸交流的善意,更可以為民共交流拓展空間。但是,民進黨中央忌憚“台獨”深綠勢力的反彈,自始至終始終堅持“中國事務委員會”的名稱,反映出其“台獨”意識型態僵化保守。
二是角色定位“整合”而非“交流”。民進黨2012年“大選”失利,“最后一哩路”就是兩岸政策無法讓民眾放心。為此,蘇擔任黨主席后,提出先設立“中國事務部”,負責兩岸論述的材料搜集與分析,再進行一系列座談以凝聚共識,最后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檢討兩岸政策。對此,外界普遍給予高度期待,尤其是謝長廷登陸之后,呼吁盡快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並將其作為民共交流平台的聲音高漲。然而,立場頑固的“獨”派、深綠勢力強烈反彈,民進黨前主席游錫?、姚嘉文以及“一邊一國連線”成員、台北市議員江志銘等連日來不斷批評謝,並向蘇施壓,還叫囂取消“中國事務委員會”,加上“台聯黨”高調配合,個性保守的蘇貞昌最終選擇向“獨”派妥協,將其定位為“整合黨內兩岸機制的平台”,而非民共交流的平台。
三是功能定調“幕僚”而非“決策”。該機構取消“主委”一職,改設召集人,表明該機構並不需要決策負責人,並非以出台兩岸政策新論述為目標,而只是把大家聚集起來討論而已。同時,該機構設置5項要點包括,分析中國大陸情勢、檢討因應兩岸關系、檢討因應兩岸政策、擬定與中國大陸交流策略、分析區域政經情勢等,都彰顯幕僚機構的特點,與已經成立的“中國事務部”的功能有所重疊,還有為民進黨人士登陸設置限制條件的指向意涵。有民進黨“立委”指出,“中國事務委員會”實質意義不大,“讓人有點失望”。
綜上,雖然為展現其改革姿態,民進黨中央還特意表示,在設置要點中已有5次提到“兩岸”,等於展現間接善意。但蘇領導下的民進黨對兩岸關系認識僵化,不可能進行兩岸政策轉型,頂多是策略層面趨於務實,仍難脫離民進黨1999年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