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台灣戰略學會理事長王昆義在《中國評論》月刊11月號發表專文《謝長廷訪問大陸的效應》,作者表示:“在大家各有各自的政治口號之下,謝長廷的“憲法各表”想要被民進黨接受,甚至變成民共交流的主旋律,恐怕最后隻會變成謝長廷個人一廂情願的主張,至於民共交流的政治基礎何時能出現,顯然這時不是時機到不到的問題,而是民進黨是否能學習謝長廷勇於跨越統獨的分界線,然后才能找到民共都能接受的政治符號,這樣才有機會促成民共交流的大開展。” |
【環球網綜合報道】台灣戰略學會理事長王昆義在《中國評論》月刊11月號發表專文《謝長廷訪問大陸的效應》,作者表示:“在大家各有各自的政治口號之下,謝長廷的“憲法各表”想要被民進黨接受,甚至變成民共交流的主旋律,恐怕最后隻會變成謝長廷個人一廂情願的主張,至於民共交流的政治基礎何時能出現,顯然這時不是時機到不到的問題,而是民進黨是否能學習謝長廷勇於跨越統獨的分界線,然后才能找到民共都能接受的政治符號,這樣才有機會促成民共交流的大開展。”文章內容如下:
2012年10月4日到8日,民進黨中常委謝長廷以“台灣維新基金會”董事長的身份訪問中國大陸,這趟行程雖然被定位為謝個人的“開展之旅”,但由於謝長廷過去曾經擔任過民進黨主席、“行政院長”,現在又是民進黨的中常委,在多種身份的背景下,所以他的行程必然引起兩岸媒體的高度重視,讓謝長廷一下子變成媒體的寵兒。
但也就因媒體的追蹤報道吵得沸沸揚揚,以致謝長廷回台后,遭到一些深綠人士的強烈批判。其中以“台聯黨”主席黃昆輝出手最重,他說,謝長廷“訪中”的“神隱之旅”是將馬政府的“傾中政策正當化”,替馬團隊的低迷民調輸血,他還呼吁台灣民眾冷靜克制、本土陣營切莫跟進,否則綠營永遠無法重回執政。
另一位民進黨的前“立委”林濁水則痛批謝長廷是“交出一中隻換來戴秉國一面和一餐”,至於為何他會認為謝是交出“一中”呢?林濁水解釋說,謝長廷敲鑼打鼓講“憲法一中”,要讓北京收割,這還不夠響嗎?但北京給謝的風光“還不夠”,鑼鼓並沒有一起響,民進黨內也平常心看待,謝長廷“憲法各表”的精義就是“一中”。
由於深綠人士對謝長廷的大陸行炮聲隆隆,使得謝長廷不得不多次出面澄清他到大陸的言行,但謝長廷的說明顯然並沒有取得深綠的諒解,所以他到大陸訪問的事跡到底會幫謝系加分或減分,恐怕一時也難以斷定。但是如果要把謝長廷的大陸之旅賦予一個定位,就應該從2008年民進黨失去執政權以后,對中國大陸態度的大轉變來解析,那麼謝的大陸之旅就有它的意義存在。
民進黨對大陸態度的路線圖
從2008年民進黨失去執政權以后,民進黨對中國大陸的態度可說是沿著“反中”、“和中”到“親中”的路線圖在走。在“反中”的階段是從2008年8月31日由本土社團“台灣社”發起的“反中大游行”開始,接著在當年的10月25日由民進黨主動再發起另一次的“反中大游行”,由於參加游行的群眾眾多,這也正式開啟了民進黨最“反中”的階段。
至於“和中”的階段可以從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為了參加“總統”大選,而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階段開始。民進黨在這個階段中,歷經蔡英文在“總統”大選中落選,她后來在敗選檢討報告中,提出希望民進黨員應該多多到大陸交流,讓大陸清楚的了解民進黨政策與發展方向。
而“親中”的路線應該可以從謝長廷登陸訪問開始,但是民進黨的“親中”路線,還可以追溯到2009年2月前“副總統”呂秀蓮對媒體宣稱,她願意以《玉山午報》創辦人的身份到中國大陸參訪,雖然最后呂秀蓮並沒有去成,但她在民進黨最“反中”的時刻勇於說出“訪中”的意願,已經為民進黨高層訪問大陸開出一條大道。
爾后,不僅民進黨籍的高雄市長陳菊曾於2009年5月到北京、上海訪問,民進黨的多位縣市長也紛紛的到大陸行銷自己縣市的特產,以吸引大陸客到該縣市旅游。緊接著是兩位民進黨的前后任黨主席蔡英文、蘇貞昌也都表態“隻要在沒有預設立場的情況下願意“訪中”,即使連“台獨”大老辜寬敏也說隻要中國大陸願意邀請他,他也希望有機會到大陸參訪﹔所以這次謝長廷能夠順利到大陸訪問,應該也是受到呂秀蓮最早表態有意“訪中”所埋下的伏筆。
事實上,過去民進黨高層隻要表態願意“訪中”,不是被歸類為“統派”,就是很容易被戴上“紅帽子”,就因民進黨對於願意到大陸訪問的高層人士都會加以排斥,使得民進黨對於大陸的發展隻能看圖說故事,也就一直無法提出比較務實的兩岸政策,以致於在陳水扁執政的8年期間,遲遲無法打開兩岸交流之路,即使2008年民進黨失掉執政權以后,許多的民進黨的黨員還是一直沈浸在“反中”的氛圍中,導致整個黨似乎隻有“反中政策”,而沒有兩岸政策。
一直到2012年蔡英文代表民進黨出戰“總統”大選,在聲勢最好的時候,還是敗在“九二共識”之下,讓民進黨遺憾無法重返執政,讓蔡英文不得不在她的敗選檢討報告中承認還是輸在沒有處理好兩岸關系,所以她在檢討敗選報告中,才提出民進黨員應該多多與大陸交流,才能深入了解大陸的發展,也讓大陸多了解民進黨的政策。
從這裡可以看出,民進黨顯然是要在敗選以后,才有檢討與反思兩岸政策的勇氣,這股勇氣也才能化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向前推進的動力,也逐漸在模糊民進黨內部過度對統獨意識二分法所存在的空間。
跨越統獨意識的中間線
長久以來,民進黨總是喜歡把統獨的意識對立起來,也就是非統即獨的二分法思考,這種思考也常被視為是台灣意識型態最對立的地方。而在統獨二分法的思考裡,最簡單的區分就是隻要政治人物接受政治口號中有“一”者,就是統,接受“二”者,就是獨。
例如,一中各表、一個中國、一國兩區等,都被視為是統派的代表。而接受“兩國論”、“一邊一國”者,就是“獨派“的代表,畢竟“一邊一國”中的兩個“一”加起來,也等於“二”,所以“一邊一國”也變成“獨派“的標志。
然而,統獨是否可以說它們是一種意識型態呢?當然不是。真正的意識型態應該是從馬克思以“階級意識”所做的區分,並非是從統獨這種類似政策主張來加以區別,所以日本學者若林正仗就曾說過,台灣沒有左右的意識型態存在,隻有統獨斗爭作為政治取向的判准。統獨的區分隻要有人敢於跨越這道鴻溝,就可能被摔得粉身碎骨,這也是統的聲音一直無法在民進黨內存在的主因。
而謝長廷的政治主張,就有些取巧之處,例如他曾提出過“一國兩市”、“憲法一中”,這些政治主張都含有“一”的成分,所以謝長廷應該是繼許信良提出“大膽西進”之后,最接近統派的民進黨高層人士。也就是因為他的政治主張偏統,這也使得謝長廷常遭到深綠人士的批評,讓他不得不在2012年10月15日拜會許信良時呼吁民進黨員,不要看到“一中”就抓狂,否則就是“用框框看世界”。
其實,認真的來看,台灣的統獨對立,並非是一種真正的意識型態對立,它們只是台灣不同黨派對中國大陸的偏好所出現的政治競爭,因此,民進黨內部從統到獨,也不難被跨越,對大陸的偏好也不存在完全被統獨隔離的問題。
也就是因為統獨並非真正的意識型態,所以謝長廷主張“一國兩市”、“憲法一中”這種在民進黨內比較偏統的立場,讓他能夠率先跨越統獨意識的分界線,而在民進黨高層不斷說出願意訪問中國大陸的表態中,讓謝長廷得以搶機先登陸訪問。雖然這次謝長廷到大陸訪問的原初目的是為了參加在北京舉行的世界調酒比賽,但他卻選擇先到福建的東山島祭祖飆淚,為他的北京之行先行暖身,讓北京能夠做出比較合理接待他的“政治安排”,不會讓民進黨人受到太大的沖擊,這顯然是北京比較高明的地方。
同樣的,謝長廷到大陸后對政治議題上的發言,都保持比較低調的說法,這也是他是有意避免在大陸說了太多“政治語言”,擔心自己的“破冰”之旅會斷了民進黨高層往后“訪中”的道路,這也是要有很多的政治智慧才能達成目標。
在未來民共的交流中,既然主張“一國兩市”、“憲法一中”的謝長廷都可以到大陸訪問,那麼以后民進黨要持續反對“一國”或“一中”將變得更加缺乏正當性,這才是謝長廷“訪中”之行最大的意義。
而謝長廷能夠在過去民進黨習慣採取統獨二分法的思考中,率先跨越在中間線,在未來民進黨有更多高層人士“訪中”之后,他的中間線可能成為民進黨思考兩岸政策的主流,因為至少民進黨高層人士對他訪問大陸的行為,並沒有發出多少批評,反而贊揚的聲音要比批評者多,就以蘇貞昌為例,他說“台灣願意張開拳頭,期待與中國大陸握手”﹔而蔡英文則說,謝長廷跨出這一步,需要一些勇氣。
這也說明了,統獨並非是一種意識型態,才會讓有“勇氣”的人容易去超越,如果謝長廷的這一步能夠帶著民進黨去超越統獨的鴻溝,那麼謝長廷“訪中”之行在兩岸關系史上,必然會為他寫下漂亮的一筆。
謝長廷的政治思想
要談謝長廷的政治思想,可能還是得從他的思想轉變談起。謝長廷從提出高雄市與廈門是“一國兩市”之后,他又提出過“憲法一中”,爾后他又提出“憲法共識”,現在他的主張是想以“憲法各表”來取代馬英九的“一中各表”。
在這一長串的政治語境中,其實是有他轉變的歷程。但是林濁水直接批評謝長廷“憲法各表”的精義就是“一中”。事實上,“憲法各表”就有“一中”的成分在,因為台灣所施行的“中華民國憲法”就是“一中憲法”。
而謝長廷自己對“憲法各表”的解釋是“兩個地方有兩個“憲法”,兩部“憲法”有特殊關系,兩岸在現實上互不隸屬”。他還認為,“憲法各表”比“一中各表”更好,“憲法各表”凸顯“中華民國”,既有主體性、也記綠台灣民主運動歷程、有民主意涵。
然而,要了解謝長廷所提出的“憲法各表”,必須跟他在民進黨辦理“總統”初選前所提出的“憲法共識”來加以比較。“憲法共識”指的應該是從台灣內部做起,它要求台灣內部應該對現行的“中華民國憲法”要有共識,所以可以將它看成是對台灣內部群眾的訴求。而“憲法各表”則是對兩岸關系的重新定位,也就是謝長廷所說的可以取代國民黨目前所主張的“一中各表”。
只是“中華民國憲法”在台灣內部是否有共識,這是值得討論的部分,從陳水扁執政后期提出要“正名制憲”以后,“中華民國憲法”早已經被綠營給否定掉了。對綠營而言,“中華民國憲法”代表的是國民黨在大陸執政時期人民意志的延伸,跟現行台灣人民並沒有直接的關系,雖然后來的“增修條文”部分展現了民主的意涵,但也不見得是台灣人民的集體意志,這也是台獨人士不斷訴求應該重新制憲的原因。
既然“中華民國憲法”已經不是現在台灣人民的集體意志,所以謝長廷主張應該以“憲法共識”來凝聚人民的集體意志,這必然會遭到極大的阻力。為此,這個“憲法共識”跟后來謝長廷又提出過的“重迭共識”有很大的關系。“重迭共識”主要是取自政治哲學家羅爾斯(John Rawls)的理論。羅爾斯認為在理性多元的社會中,雖然人群存在著不同的立場,但對於何謂正義往往可以獲得相同的看法。也就是從不同觀點出發,但可能獲致相同的結論。羅爾斯進一步談論所謂“憲法共識”,也是將“重迭共識”所獲得的價值觀放入“憲法”。
盡管謝長廷主張應該借用羅爾斯的“重迭共識”來建立台灣人民的“憲法共識”,但台灣內部的“獨派“人士對於現行的“中華民國憲法”採取完全否定的態度,所以謝長廷才想藉由“重迭共識”來建立“憲法共識”,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既然台灣內部對於“中華民國憲法”都無法建立共識,又如何以“憲法各表”來取代“一中各表”呢?當然這是最困難的地方。
為了解決這個困難點,謝長廷的辦法顯然有些投機的成分,他說:“如果我們的“憲法”被對岸公開指陳是一部沒有用的、死掉的歷史文件,那麼制訂新台灣“憲法”就有合理性”。這種逼迫大陸接受“中華民國憲法”的“務實性”說法,過去沒有被大陸接受,現在中國崛起了,更不可能接受謝長廷以合理化制訂“台灣新“憲法”的威脅。如果謝長廷以制訂“台灣新“憲法”來要脅大陸對台灣的讓步,恐怕隻會弄巧成拙。
畢竟,現在兩岸關系中大陸是居於優勢,台灣的經濟需要靠大陸不斷的輸血,這時更不可能見到大陸會放棄“九二共識、一中原則”,並對謝長廷所提的“憲法各表”讓步。這也是馬英九無法放棄“一中各表”的原則,而去接受民進黨高層人士所提出的各種“共識”。
為此,謝長廷在拜會許信良時,他自己也希望把問題說清楚,他說“一中原則、一中政策、一中架構,到底有多少人能分辨清楚?”謝長廷還強調,“中華民國憲法”有一中的看法與架構,但這些都只是語言、概念,而所謂概念也就是“框框”,實在不應該看到“一中”就抓狂、全身張牙舞爪,否則就是用框框看世界,至於框框以外的就全部看不見。
為強調自己現在是“說該說的話,不怕聽者生氣”,謝長廷說,“時然后言,人不厭其言”,當年許信良提出“大膽西進”,時機點確實太早﹔如今,他提出“憲法各表”的時機點可能也不對,但他認為現在就是必須去談這些事情的時候。
而許信良幫謝解釋說,“憲法各表”一方面說明現在兩岸是分裂的,但也沒有反對統一的可能性,這等於是透過“中華民國憲法”,開一張“沒有日期的支票”給大陸,相信這種論述比起“九二共識”,更容易被大陸接受。
謝長廷則不諱言地說,雖然大陸仍不願接受“憲法各表”,但至少沒公開反對,這就像國民黨的“一中各表”,大陸雖不接受,但也不曾公開否定﹔而這種“模糊空間”,就是撐起民共對話的機會。
民進黨能接受“憲法各表”嗎
謝長廷對於大陸不願接受“憲法各表”雖然有些無奈,但許信良則幫他公開向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喊話,他說,謝長廷已為民進黨建立起民、共交流的“橋頭堡”,所謂打鐵趁熱,“如果現在不是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的好時機,那什麼時候才是好時機?”他還直言,假若民進黨拖到2014年后才開始調整兩岸政策,屆時恐將錯失良機﹔而謝長廷則是民進黨內唯一能勝任打開民、共僵局的人選。
許信良的打氣,不必然能夠說服民進黨去接受“憲法各表”。在民進黨內派系林立下,每個派系的領導者都會有自己的政治主張,像呂秀蓮就提出“九六共識”作為自己的標簽,“九六共識”指的是在1996年台灣第一次辦理“總統”民選之后,台灣已經“獨立”於中國大陸之外,何況當時大陸又對台試射飛彈,這已經有“准戰爭狀態”的意涵存在。
另外,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在民進黨“總統”初選時,首先提出“台灣共識”,后來“台灣共識”也被蔡英文接受,並把它作為競選“總統”時的口號。但是對於“台灣共識”的內涵,蘇貞昌和蔡英文都沒有說清楚,以致“台灣共識”只是變為空頭的口號,無法受到台灣選民的青睞。
而現在大陸對台政策中,很少再提出“九二共識”、“一中原則”的口號,只是訴求兩岸要“和平發展”,以及后來中共政協主席賈慶林所說的“一中框架”。
在大家各有各自的政治口號之下,謝長廷的“憲法各表”想要被民進黨接受,甚至變成民共交流的主旋律,恐怕最后隻會變成謝長廷個人一廂情願的主張,至於民共交流的政治基礎何時能出現,顯然這時不是時機到不到的問題,而是民進黨是否能學習謝長廷勇於跨越統獨的分界線,然后才能找到民共都能接受的政治符號,這樣才有機會促成民共交流的大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