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泰囧》的成功,無疑給“水軍戰略”潑了一盆冷水,也使得關於“網絡‘水軍’對於影片票房推動能力”的討論再次展開。“水軍”是什麼人,受雇於誰,干些什麼買賣,能賺多少錢?他們對電影的影響有多大? |
不少電影界人士表示:電影歸根結底是光和影的藝術,影片質量才是吸引人們走進影院的關鍵。採用一些“非常手段”,即便能將觀眾騙進電影院,也難以改變影片質量不佳的事實。這種“騙到一個觀眾算一個”的心態,將會阻礙中國電影行業長足發展。
電影票房會受到“水軍”的影響,但這並不能成為常態。
分析人士認為,電影作為一種文化產品,營銷是其宣傳的必要手段,但所有營銷行為都不能突破商業底線和道德底線,更不能突破法律的底線。2011年,投資僅為890萬元的《失戀33天》,便打敗了同期上映的好萊塢大片,創下3.5億元的票房奇跡。而這部片子的主要營銷手段,僅是在微博上征集大量失戀故事,並剪輯成名為“失戀物語”的系列的微電影宣傳片﹔2012年,《泰囧》投資3000萬元,僅用其幽默的連貫的敘事與演員出色的表演,便讓票房突破10億元。
與“水軍”惡性營銷相比,採用正常創意營銷的手法,反而會讓影片贏得沒有水分的票房與良好的口碑。
有人說,真金不怕火煉,好電影自己會說話,好口碑自己會傳播,與其在微博裡刷好評,在網上刷高分,不如把電影的質量做好。好的電影從來不愁票房,而“水軍”永遠不會決定電影的票房。對電影來說,故事、藝術、特效等基本元素才是決定電影票房的重要因素。
(光明日報記者 牛夢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