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願意去做一台手術
——記全國政協委員、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
“我始終把我當成一名醫生,所以到協和去做手術,我自己坐電梯上樓。手術后,我會和我的博士生、醫護人員分享成功的喜悅。到了中午,我會去食堂吃一份盒飯,如果讓我在開會和做手術上選擇,我更願意去做一台手術……”今年67歲的黃潔夫,是全國政協委員,是衛生部副部長,還是一名肝器官移植專家。
50年前,為了圓父親的“夢想”,黃潔夫志願選擇了醫學專業。50年后,即將面臨退休的他,作為一名老醫生,希望還能在這個職業生涯中繼續救死扶傷。
黃潔夫認為,醫學不是一門完美的科學,正如美國一位名醫在他的墓志銘上鐫刻的一段話,“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有時候治愈,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
今年2月25日在北京舉行了由衛生部和紅十字會聯合召開的全國人體器官捐獻視頻會議,他談到建立一個符合社會倫理的可持續發展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體系,就是所有移植醫生的中國夢,也是深藏在他內心的中國夢。是幾代人對這個夢的執著追求和努力,才有了中國迅速發展的器官移植事業。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黃潔夫積極建言獻策。“我們去年全國政協醫衛組委員提出了一個公立醫院改革211工程,要打破我們當前這種既不能充分實現公益性,又不能體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公立醫院一統天下的局面。”他表示,國家應該保障支持有限的公立醫院,形成一個以公立醫院與民營醫院共同構成的醫院體系,包括農村的2000家縣醫院,城市的代表國家和地區水平的1000家的“國家隊”,100家國家級臨床醫療科研中心。屬於“211”范圍的公立醫院給予財政全額撥款,不要市場機制進行補償,其他醫院應該按地區經濟社會實際情況,在政府主導下分批、合理地進行改革,進行重新定位或者產權改革。
通過醫院體制改革,讓一批公立醫院分流出來的醫生能建立以私人診所或合伙人醫療中心為主體的競爭性全科醫生社區“守門人”制度,城鄉居民看病難問題才能得以根本解決,才能有效控制醫療費用的過快增長,保障國家財政中的醫保資金的合理使用,有效緩解城鄉居民看病貴的問題。
中午12時,面對等待在門外的記者們。67歲的老醫生黃潔夫說:“再等我10分鐘,等我接受完一個專訪就回答你們的問題,即使中午不吃飯也行。”
“坦誠、親和、直白”的黃潔夫委員給記者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記者 龍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