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時政

美官員:奧巴馬備了7小時談話材料"習奧會"中美互交底【2】

2013年06月05日16:15來源:東方早報字號:

摘要:有美國官員表示,美中關系議事日程上列滿了諸多重要問題,因而急切地認為元首會面“越早開始,效果越好”。

  中美需要互相“交底”

  就國際大趨勢和各自的執政理念展開開誠布公的交談,這是國際關系學界一直津津樂道的中美高層領導人互動的理想化模式之一。上世紀70年代兩國建交前后,中美兩國高層領導人暢談世界風雲變幻的場景時至今日仍被傳為一段佳話。在前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最新出版的《論中國》一書中,他也毫不諱言老一輩中國領導人在那些私人談話中所展現出的個人魅力給他留下的深刻印象。

  但不可否認,那個時代的中美因存在一個共同的敵人——蘇聯——而迅速實現關系突破,中美關系史也因此得以改寫。時過境遷,中美關系眼下再度走到“重大歷史關口”。這不僅因為圍繞東海、南海、網絡安全及雙邊貿易摩擦等議題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分歧,一種廣為彌漫的悲觀論調是:新興大國和傳統大國必將走向沖突和對抗。

  顯然,中國領導人對於這次會面,乃至中美關系,是抱著長遠構想而來的。習近平在行前曾明確表示,中美應該從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出發,共同致力於建設中美合作伙伴關系,走出一條前無古人、后啟來者的新型大國關系之路。新型大國關系的提法,早在2012年2月習近平以國家副主席身份訪問華盛頓時,就被首度提出。意思很明確,這是中國領導人為避免一個崛起大國和身處主導地位的大國之間走向沖突的構想。

  資深美國問題專家、上海美國學會名譽會長丁幸豪認為,中美關系眼下存在的一大問題是,雙方對於對方的戰略思想和戰略目標都還認識不清,不論是全局性的,還是地區層面的。“美國方面想要盡快搞清楚中國新領導層到底想要做什麼。”他說。

  “中美元首會談中應該有個交底,而且這個交底隻能由最高領導人來做。”中國外交學院教授蘇浩告訴記者,他進一步認為,奧巴馬政府對於中國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后的外交出訪充滿了興趣,“中國外交思路的通盤考量也應該有個交流”。

  奧巴馬備7小時談話材料

  美國奧巴馬政府的期待似乎更為現實和緊迫。“總統團隊會向我們拿出中美關系中的許多具體問題,說有多少緊迫的議題需要解決方案,”一位資深美國學者日前告訴記者說,“他們缺乏更為廣闊的視野。”

  一位參與這次會面准備的美國外交官員向記者透露,他們為奧巴馬總統准備了7個小時的談話材料,但究竟能談多久,要看兩位領導人互動的情況。白宮發言人卡尼日前說,除了兩位元首,還有一小群顧問將參與“深入討論”。

  卡尼3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強調,即將舉行的“習奧會”不只是一次“見面會”,而且是兩國元首將深入磋商外交、經濟、安全等一系列議題,力爭確定中美共同利益,妥善處理雙方分歧的會談。卡尼強調,“習奧會”力爭找到兩國共同努力解決地區和全球挑戰的合作方式,並會討論如何妥善處理分歧,確保中美構建穩定和富有成效的雙邊關系。“這次會晤不只是一次‘見面會’,它會更加深入,而且不是上世紀70年代那種提前談好成果的峰會。”卡尼說。

  在美國的議題清單上,名列前茅的是朝鮮半島問題。奧巴馬政府對於近期朝鮮特使崔龍海訪華時的表態及中國的立場異常關注,期待與中國在這一問題上進一步推進合作。“我預計兩國元首會晤將在朝鮮及網絡問題上出現進展,而奧巴馬總統將在經濟問題上,尤其是支持中國對美投資方面表達支持。”不久前剛剛卸任的一位美國資深外交官日前在華盛頓表示。

  “朝鮮的行為讓美國加強了對盟友韓國的威懾能力建設,這些方面的進展使得中國在安全上受到了某種程度的威脅。”布魯金斯學會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告訴記者說,“奧巴馬此前在和胡錦濤會面時就曾非常坦率地談到過朝鮮引發的這種(美國及其盟友的)能力建設會暴露中國的(安全)脆弱性,我相信,在和習近平的會談中,奧巴馬會再次重申同樣的話。”

  隨著會面時間不斷接近,網絡問題的重要性也在不斷攀升。

  有美國官員表示,美中關系議事日程上列滿了諸多重要問題,因而急切地認為元首會面“越早開始,效果越好”。

  由此,接受採訪的多位資深美國學者擔心,在這次非正式會晤上,奧巴馬政府會糾結於眼前的小進展,而忽視了長遠利益。“這次元首會面,美中政府需要著眼未來10年或是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籌謀美中關系的大局,而不僅僅只是著眼一些短期的利益,解決一些眼前的問題。”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會長包道格日前告訴記者,“朝鮮問題,中美應該考慮長期問題,什麼樣的朝鮮半島局勢符合兩國的長期利益,應該展開理念對話,而不是談論太多的細節。”

  “這次會面旨在為中美關系的大走向‘確定基調’。”卜睿哲提醒道。

  短期目標與長遠利益

  有人對奧巴馬總統超脫繁瑣的現實議題、著眼美國長遠利益仍抱有信心。至少,奧巴馬這次的刻意安排是他改變第一任期中較少強調拉近與其他國家元首私人關系的一次嘗試。

  “我相信奧巴馬政府正著眼兩國關系日常關切之上的事務,有著高層面的目標。”包道格樂觀表示。但把這種希望全部寄托在白宮和國務院等專職外交機構之上仍存現實困境,“白宮五個人就要處理整個亞洲的事務,根本處理不過來。國務院裡負責中國事務的官員都太年輕,這種(人事布局)安排與中美關系的重要性太不相稱”。一位華盛頓政策圈內的知情人士如是說。

  但至少,對於中國提出的建立新型大國關系的倡議,奧巴馬政府有著更廣闊視野的考量和回應。

  在習近平2012年訪美提出新型合作伙伴關系的概念回國后不久,時任美國國務卿希拉裡即表示,中美要“共同樹立典范,力爭在合作與競爭之間達成一種穩定且彼此接受的平衡。這是前無古人的”。這一表述被視為美國官方較早的間接接招。而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多尼隆今年3月在一場演講中更是首次正式闡述了美方對如何構建美中新型大國關系的設想,明確拒絕“大國沖突論”。

  不過,各種疑問依舊不絕於耳。“這個概念究竟是什麼意思,如何超越詞藻,充實它的實際內容。”一位美國外交官提出疑問說,“雙邊關系中還有許多具體的地區問題需要關注,譬如朝鮮、網絡安全、軍事透明度等問題。”

  “美國更希望是,接受中國加入並且尊重我們現存的體系。”包道格告訴東方早報,“但我的個人感覺是,中國方面的這種提法會造成一種印象是‘我們是大國了,你們(美國)應該把我們當回事’。”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楊潔勉近日撰文同樣指出了中美在這一問題上理解的不同。“新型大國關系這個概念到底有什麼主要的內容?美國的朋友說他們樂於提‘崛起與守成大國關系新模式’……這就是中美的文化差異。”他寫道。

  美國方面還擔心,新型大國關系的提法會不會將雙方對於雙邊關系的期待“拔得過高”,“中國會不會有過高的期待?認為很多問題很快能夠迎刃而解。但現實情況是,我們還有許多具體的問題。”上述美國外交官說道。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鄭澤光日前在吹風會上闡述說,“中美新型戰略關系,應該建立在平等互信、包容互建、合作共贏的基礎上。”

  不久前,前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在亞洲協會發表演講呼吁,美中兩國為建立一個新的全球秩序展開合作。但對於這一概念上的探索如何加以充實,尚難確定。相較之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提出的兩國元首峰會“定調未來十年世界經濟”似乎更得奧巴馬總統青睞。

  “的確,奧巴馬擔憂經濟議題在中美關系中所帶來的共同益處會越來越少。”卜睿哲告訴記者。

  奧巴馬明年回訪中國?

  盡管中美官方力圖淡化這場會面將產生一系列重大突破的預期,但外界對於出台一份非正式聯合聲明仍然抱有期待。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在過去幾個月裡已屢次呼吁奧巴馬與習近平盡快會晤,並倡議雙方更新2011年初美中兩國元首當時簽署的“中美聯合聲明”。

  智庫歐亞集團總裁伊恩·布雷默和美國前駐華大使洪博培日前也在《紐約時報》發表聯合署名文章,呼吁兩位領導人開始制訂一份原則宣言,以提升和明確兩國的合作。

  1972年到1982年間,中美兩國政府發表了舉世矚目的三份聯合公報,公報及由此開啟的對話是20世紀最偉大的外交成果之一。“(第四份)聯合公報肯定不會簽署”,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葛來儀的觀點代表了絕大多數政策圈內的看法,但會面至少會“設定一種積極的基調,推進進一步合作,減少猜疑,向各自的下屬部門傳達推進這對關系的信號”。

  上海美國學會名譽會長丁幸豪認為,會面應該向兩國公眾和世界其他國家清晰地傳達信息:即中美關系眼下究竟處於什麼狀態,是一對什麼樣的關系。

  美國前副助理國務卿、現加州大學教授謝淑麗(Susan Shirk)提醒外界,令人興奮的重大突破——諸如尼克鬆和基辛格在1972年震驚世界的創舉——通常不是歷史演進的方式,中美關系應該增量性地緩步前進。

  那麼,年度性的非正式會面能否固定下來,並納入一份非正式聲明之中呢?布熱津斯基近日在《人民日報》上撰文呼吁,兩國領導人之間每年都應該有非正式的經常性會面。“這種模式要持續下去,球在中國一邊。”葛來儀告訴記者。

  盡管兩位元首的庄園峰會還未開始,有關奧巴馬總統2014年能否回訪中國的討論已不在少數。“如果奧巴馬能在中國內地的某個鄉村和中國領導人舉行會面的話,那簡直就太棒了,他可以更深入地體會中國的國情。”美國駐上海一位外交官不久前跟記者打趣道。原標題:定義新型大國關系

分享到:

(責編:王昕)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