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時政

中海油中石化挺進北極 成本環保難題考驗盈利【2】

2013年06月14日08:56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字號:

摘要:國內石油勘探專家們對此分析稱,中海油、中石化挺進北極現階更多是戰略性舉措,短時間內的成本和技術門檻還是太高﹔而與冰島相對“友好”一方的合作則是中國油企進入北極圈的較好通道。

  今年5月,中國剛剛獲得了北極理事會觀察員身份,這也顯現出中國對北極地區的興趣。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微博)表示,短期看,中海油啟動北極開採的可能性不大,因為現時的開採成本和所需的技術都是相對較高,但國外石油企業正紛紛進駐北極,中國石油企業此時不進入就會吃虧,中海油中石化挺進北極更多是一種戰略性的舉措。

  面臨成本和環保風險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宛學智認為,中國油企在北極地區作業需要面臨以下問題:一方面,與外企合作過程中,中資企業缺乏對當地法律法規的熟練掌握,很容易在合同中“被迫”承擔過多義務和風險,相關企業應嚴格審視,避免被外資欺騙﹔另一方面,核心裝備、核心技術一直是中國油企海上勘探過程中所缺乏的,投入過多、收效甚小會嚴重影響企業的營收,相關企業應提早做好准備。

  今年早些時候,在向阿拉斯加海域北極鑽探項目投資逾50億美元后,第一個實施北極石油勘探的主要跨國公司皇家殼牌表示,受惡劣天氣、機械故障以及監管問題等影響,該公司將暫停在該地區的勘探活動。

  對此,中海油有關人士稱,殼牌石油暫停開採並不意味著中海油不能在北極勘探出油氣,各公司的情況不一樣。“現在的油氣勘探中,打10口預測井有2口有油氣就很不錯了,石油勘探40%是需要運氣的。”張抗說道。

  同時,環保組織反對在北極地區開展鑽探活動,綠色和平組織曾以攀登殼牌石油、凱恩能源、Gazprom在北極石油鑽井平台的方式,要求企業停止石油開採。綠色和平認為,在北極,一旦出現石油泄漏,根本無法徹底清理。

  據美國礦產管理局估計,僅在阿拉斯加以外這一片北極海域中,石油開採期內就會有 “五分之一”的可能性發生嚴重石油泄漏。隨著勘探區域的擴大,泄漏事故發生的總體幾率也會增高。

  今年2月,綠色和平在官網發表聲明稱,北極理事會的《北極海洋油污防范及應變合作協議》草稿內容,完全沒能就漏油應變設備的最低要求、建造救援井、清理油污或拯救受污染動物的方案提供引導,更沒有提及具有威懾力的懲處機制、石油公司責任及跨國漏油事故安排,而僅僅以要求各國“確保盡力以現有資源去採取適當措施應對漏油事故”,一旦出現漏油事故,北極理事會根本沒有能力保護脆弱的北極環境,也絕不能確保肇事的油公司承擔責任。

  林伯強認為,中國石油企業在北極開採石油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成本和環境污染,中海油、中石化如果啟動北極勘探開採也必然會遇到環保組織的阻力,應該提早建立應急環境預案。

分享到:

(責編:王昕)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