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時政

媒體稱中國貨幣存量達百萬億 金融改革被指遲緩

2013年06月24日11:04來源:新京報字號:

摘要:貨幣政策不再向銀行叫苦連天“妥協”,不應單純對銀行業務盲目擴張糾偏,更應著眼於深化金融改革,也就是不再縱容銀行業的“野蠻”擴張,而以市場化的改革方向,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貨幣政策不再向銀行叫苦連天“妥協”,不應單純對銀行業務盲目擴張糾偏,更應著眼於深化金融改革,也就是不再縱容銀行業的“野蠻”擴張,而以市場化的改革方向,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近期,最不該“差錢”的銀行面臨“錢荒”,反映銀行之間借貸成本的隔夜拆借利率,一路走高。應該說,這一次的“錢荒”,並非貨幣供給出現嚴重短缺,而僅是資金投放出了結構性問題——不是沒錢,而是放錯了地方。日前,央行二季度的貨幣政策例會,也延續了李克強總理所提出的“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的思路,准備“更扎實地做好金融風險防范”。

確實,廣義貨幣余額已經達到百萬億元的大關,貨幣增量依然維持著較高的增速。這個時候,銀行叫苦連天,說什麼“錢荒”,顯然怪不到別人,隻能怪自己沒能用好這些資金。

“錢荒”,表面看起來是銀行的問題,但是背后根本原因,還是在於金融改革遲緩,對銀行的監管也不夠到位。比如,在理財產品市場已經快速擴張四五年后,不久前監管部門才出台文件規范。這既凸顯了監管的不到位,也反映出銀行業治理的改革,遠落后於發展的步伐——這使得銀行盲目地擴張自身業務規模,幾乎可以用“隨心所欲”來形容。

不限於理財產品的恣意泛濫,這幾年銀行還過多地參與到影子銀行的業務,短貸長投項目過度,貸款投向多集中在“鐵公基”、泡沫化和產能過剩領域等等。這樣一來,使得銀行資金,不僅出現嚴重的期限錯配,而且更是放錯了地方,出現短期流動性緊缺,實屬必然。

分享到:

(責編:王昕)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