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9日09:24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字號:
吳坤山告訴記者,廠裡沒有自種地,所有加工生產的稻谷全部來自壽縣地區的收購,但誰家種了轉基因的水稻,他也無法知道,米廠隻管收。而當時壽縣地區抽檢了幾十個樣品交給安徽省農委,再轉交給農業部進行檢測,但結果都沒有問題。
資料圖
轉基因大米離我們有多遠?今年4月出現在網上的一份綠色和平組織的轉基因檢測報告讓答案顯得並不樂觀。
在這份2012年2月至7月間出具的報告中,綠色和平組織針對北京、湖北、安徽、廣東、四川、江蘇、福建和浙江市面上可能含有轉基因成分的大米、米粉、嬰兒食品、大豆、豆制品及速凍食品進行隨機取樣,共購買76份樣品,並送至第三方實驗室進行轉基因成分檢測。
檢測結果顯示,9份樣本呈陽性,其中6份樣本含轉基因水稻成分。也就是說,非法轉基因成分污染的檢出率達到7.9%。問題樣本分別為:取自湖北武漢和安徽六安的4份大米樣本檢出轉基因成分,並確認為Bt63轉基因水稻。
有公開資料顯示,Bt63轉基因水稻為華中農業大學張啟發院士等科學家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員把Bt基因導入水稻植株后再得到抗虫的“汕優63”雜交組合。
這種Bt轉基因水稻,是在水稻中引入一種特殊基因后,會產生Bt蛋白,這種蛋白會讓食用了這種水稻的螟虫引起腸麻痺而死亡。正是這樣特殊的抗虫功能,可以使水稻的農藥使用量減少,進而達到增產的目的。根據此前媒體的報道,由於華中農業大學正處於湖北地區的關系,此前的一段時期內,轉基因種植在湖北等地的種植已經非常廣泛。但是,安徽涉足轉基因大米問題尚屬首次,這也讓外界對安徽六安等地目前的水稻種植狀況拋出了巨大的懷疑,本報記者因此追溯源頭,來到檢出轉基因大米的安徽六安壽縣進行實地調查採訪。
然而,相比那些“看得見”的轉基因大米違規狀況,安徽樣本顯得更加的棘手和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