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吉林陝西山東江西內蒙古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2013年11月11日13:31|來源:新華社|字號:
被寄予改革厚望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9日在京舉行,知名改革學者遲福林用三個“轉型”概括他的期待:經濟轉型、社會轉型、治理轉型。
“轉型改革已成為未來衡量中國發展前景的焦點問題。”他說。未來幾年,中國的轉型改革若有突破或重要突破,將換來10到20年的可持續增長。反之,若轉型改革不到位,經濟和社會風險可能隨之增大,成為影響中國發展的最大障礙。
這位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指出,目前中國的經濟轉型到了一個關節點,社會轉型到了一個臨界點,治理轉型也到了一個關鍵點。
“經濟體制改革應以理順政府與市場關系為重點,激發市場活力,從而使我們的發展方式轉變有實質性突破,從過去主要追求GDP轉向追求公平可持續發展。”他說。
遲福林警告說,這項改革如若拖延,產生的經濟風險可能會引發大的經濟危機。而社會轉型不及時,社會矛盾、群體事件等社會風險會將會急劇增大。
而經濟和社會的轉型,都依賴於政府的轉型。遲福林主張改變政府主導,轉向追求市場主導下政府的有效作用,而非政府主導下市場的有限作用。
“政府以公共服務為導向的轉型,應該成為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的一個亮點,我對此寄予很大期望。”他說。
公共產品短缺問題突出了
過去35年改革,最大的成功在於基本解決了13億人的吃飯問題,從以溫飽為目標的生存階段,上升到以人的自身發展為重要追求的發展性階段。人們的需求結構也隨之發生了重要變化。
“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以溫飽為目標的私人產品短缺問題基本解決了,老百姓開始更多地追求好的教育、醫療、就業、消費環境和發展環境,公共產品短缺的問題突出了。”遲福林說。
新的短缺折射出需求與低水平公共產品供應之間的不平衡。然而,正是這種需求結構發展的不斷變化,引發新的市場社會需求,成為推動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動力。
“今天,人們‘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對更多更好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需求。如果這個方面解決不好,不僅影響經濟轉型,更影響社會轉型和治理轉型。”他說。
“我們的經濟轉型、社會轉型、治理轉型一定要適應改革開放35年后社會需求結構變化的大趨勢,這樣不僅能將13億人的消費需求釋放出來,而且能夠解決我們今天面臨的很多問題。”他說。
“中國有‘黃金’,靠什麼挖掘?改革!”
(責編:邢若宸)
遲福林 黃金 改革發展 中等收入群體 中國發展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京ICP証130063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