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2 10:44:39|來源:中國新聞網|字號:
制圖:宋 嵩
編者的話:
這裡,是全國路網密度最高、交通運輸最繁忙的地區之一,但也是最不均衡的地區之一,河北的高速公路密度僅為北京的1/2、天津的1/3。
這裡,有全國交通運輸的中心,但太陽放射狀的路網周邊,卻無數人抱怨“燈下黑”,常態化流動不得不舍近求遠,區域間互聯互通參差不齊。
這裡,東臨渤海港口眾多,西接絲路腹地廣袤,海陸通道如何更有效對接?公路、鐵路、海港、空港,優異的交通資源稟賦如何協調發展,共贏共生?
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大幕方啟,課題待解。
怎麼修路?
頂層設計,一體化規劃,創新體制機制
“我的地方,憑什麼讓你通路?”
從天津市京濱工業園區出發,眼前的指示牌很快變為廊坊市創業路,也就是廊坊開發區東外環。沿東外環右轉,10分鐘就上了京滬高速。
“原先說不通,眼瞅著京滬高速從家門口過,就是上不去。”京濱工業園管委會主任、天津武清區大王古庄鎮黨委書記郭新華感慨。
原來,大王古庄鎮毗鄰廊坊,走京滬高速廊坊出口繞來繞去要費不少時間。打通一段上京滬高速的聯結路,成了大王古庄鎮人最大的心願。路不長,才4公裡,但接駁部分有200米在廊坊境內,這就成了大難題。
200米協商了一年多。“佔人家的田,通你家的路,拆遷補償、土地指標都是麻煩事。”郭新華說,千難萬難,2011年,“卡脖子”段總算通了,園區上高速一順暢,馬上引來不少企業落戶。
“斷頭路”“瓶頸路”的背后,是行政體制分割下利益使然。“路通,才能人通、財通。”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先行先導已成共識。三地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必須同繪一張圖,首先需要的就是頂層設計和一體化規劃,以及由此帶來的體制機制創新。
應由中央和部委牽頭,搭建對接平台,建立京津冀交通合作協同機制,統籌推進跨省市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實現規劃、建設、運營三同步。
用規劃管總的同時,還要切實解決目前面臨的兩個現實難題:一是“錢”,一是“地”。
河北省交通廳廳長高金浩算過一筆賬,河北的公路網要和京津的水平靠上,從現在起到2020年,要再建設5000公裡高速公路、1.7萬公裡國省干線、5萬公裡農村公路。
這麼大的工程,“錢”和“地”怎麼解決?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積極協調國家有關部門,爭取更為優惠的資金、土地等政策,加大對規劃內重大建設項目的支持力度。
“光等靠要不行,自己也要想辦法。”三地都在積極探索新的投融資模式,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透露,正考慮用民間資本來打通高鐵等重要路段的建設。“一些交通干線像京承、京張、石濟高鐵等爭取中央投資﹔省內高鐵則准備向民間資本開放,創新鐵路投融資機制。”
大交通;交通一體化;交通網絡;海陸空;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