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3 15:28:00|來源:海外網|字號:
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胡正榮(中)與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輿論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喻國明(右)
海外網8月13日電 8月7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正式發布《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規范以微信為代表的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外界將《規定》稱為“微信十條”。對此海外網特別邀請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胡正榮與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輿論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喻國明做客演播室,就“微信十條”的內容作出進一步解讀。
在談到政務微信、政務微博的作用時,胡正榮表示,政府要提高自己的公信力,就要利用公信平台,政務微信、政務微博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公信平台。
為了推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推進輿論的引導能力,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主流媒體都紛紛推出自己的公眾帳號。據網信辦透露,今年下半年網信辦將加大政務微信發展的力度。
對此,胡正榮表示,政府要提高自己的公信力,就要利用公信平台,政務微信、政務微博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公信平台。
在談到政務微信的發展現狀時,胡正榮指出,無論上級要求與否,政務公號在有了一個新的載體后,各級政府都在做新的平台。但是,現在有兩個非常突出的問題。第一,在一些政務微信或微博上與老百姓相關的東西比較少,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東西多。更有甚者,一些政務微信長期不更新。北京市曾公布的數據顯示,北京市機關的一些政務微博或政務微信,更新率僅在30%左右。
胡正榮表示,此外,政務運營沒有與百姓的交流互動。“微信一個重要的功能是交流,這是跟過去拿大廣播喊口號的本質區別,所以更多讓老百姓要提意見、要表達,要跟政府有互動。”
對此,喻國明表示認同,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溝通質量的高低決定著一個社會健康和發展的順暢性。政府處在組織者、管理者的位置,它需要將掌握的一些信息充分、有效的與社會進行溝通互動。
喻國明指出,利用新媒體的傳播手段,強化和改善溝通當中的障礙,是非常好的努力。盡可能用一種老百姓可以分享、可以有效的獲知,及時的獲知等手段進行社會溝通,對於政府公開也好,對於掌握民情也好,這是非常必要。”
“然而,當政務的客戶端、官微在活躍的同時,必須要跟整體社會活躍程度匹配的。如果隻有一方在活躍,大家只是聽吆喝,老百姓的需求與困惑到底在哪裡,政府沒有方向感、沒有針對性,也難以找到百姓的訴求和立足點。”
“對於執政者來說,通過微博、微信跟老百姓進行互動,獲得更多的是老百姓的信任與親密感,是情感的構建。這才是做微信傳播,微博傳播最重要的訴求,而不是簡單說我把一個政令給大家。”喻國明指出。
喻國明表示,良性的互動、雙方面的活躍正如對涉及到國計民生重要信息表達的不可或缺的“鳥之兩翼”。“因此,一方面要鼓勵政府加大新媒體化的表達力度、傳播力度,同時我們是否也可以有相應的舉措讓老百姓在跟對稱性的來表達自己的某些想法、訴求與困惑等等。總之,一個好的社會政策,就是要保証傳播的順暢性,大家心情的舒暢與彼此之間信賴程度,是一個社會非常重要的特征。”
海外網“微信十條”特別專訪:
微信十條 網絡 網信辦 公信力 胡正榮 喻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