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泰囧》的成功,无疑给“水军战略”泼了一盆冷水,也使得关于“网络‘水军’对于影片票房推动能力”的讨论再次展开。“水军”是什么人,受雇于谁,干些什么买卖,能赚多少钱?他们对电影的影响有多大? |
不少电影界人士表示:电影归根结底是光和影的艺术,影片质量才是吸引人们走进影院的关键。采用一些“非常手段”,即便能将观众骗进电影院,也难以改变影片质量不佳的事实。这种“骗到一个观众算一个”的心态,将会阻碍中国电影行业长足发展。
电影票房会受到“水军”的影响,但这并不能成为常态。
分析人士认为,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营销是其宣传的必要手段,但所有营销行为都不能突破商业底线和道德底线,更不能突破法律的底线。2011年,投资仅为890万元的《失恋33天》,便打败了同期上映的好莱坞大片,创下3.5亿元的票房奇迹。而这部片子的主要营销手段,仅是在微博上征集大量失恋故事,并剪辑成名为“失恋物语”的系列的微电影宣传片;2012年,《泰囧》投资3000万元,仅用其幽默的连贯的叙事与演员出色的表演,便让票房突破10亿元。
与“水军”恶性营销相比,采用正常创意营销的手法,反而会让影片赢得没有水分的票房与良好的口碑。
有人说,真金不怕火炼,好电影自己会说话,好口碑自己会传播,与其在微博里刷好评,在网上刷高分,不如把电影的质量做好。好的电影从来不愁票房,而“水军”永远不会决定电影的票房。对电影来说,故事、艺术、特效等基本元素才是决定电影票房的重要因素。
(光明日报记者 牛梦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