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泰囧》的成功,无疑给“水军战略”泼了一盆冷水,也使得关于“网络‘水军’对于影片票房推动能力”的讨论再次展开。“水军”是什么人,受雇于谁,干些什么买卖,能赚多少钱?他们对电影的影响有多大? |
近日,小成本喜剧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自2012年12月12日公映以来,一路高歌猛进,截至目前票房已破10亿元,成为国内首部票房过10亿元的电影。而前些日子,贺岁档电影《王的盛宴》雇“水军”拉高其在各大电影评论网上的评分,却遭遇“偷鸡不成蚀把米”。其导演在微博里公开承认雇“水军”的行为,并将电影宣传圈的这项潜规则高调曝光,引发不少人的关注与反思:电影口碑就这样轻易被“水军”控制了?
《泰囧》的成功,无疑给“水军战略”泼了一盆冷水,也使得关于“网络‘水军’对于影片票房推动能力”的讨论再次展开。“水军”是什么人,受雇于谁,干些什么买卖,能赚多少钱?他们对电影的影响有多大?
“水军”:早已泛滥网络
“‘水军’是网络繁荣后衍生出的,他们受雇主指使,在某一时间段就某一产品进行集中赞美或集中诋毁。”剧角映画总裁梁巍说。
有两年“水军”工作经验的小李告诉记者说,为了扩大影响,招揽更多生意,“水军团”往往先自发去攻击一部影片,挑起事端。被攻击的影片为了维护口碑,也去找人拉高评价,这样“水军”市场就不断被拓展,“赚头”也就越来越多了。其实,电影宣传靠“水军”并不是这两年的事。如今,片方不再满足于一味发帖捧红自己的影片,还开始雇佣“水军”给同档期的其他电影打低分。
“水军”市场究竟有多火爆?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水军”,出现了480件宝贝,搜索某网站“推广”,出现了38件宝贝。在某贴吧搜索,直接出现了“10万元就可热炒一部电影”的大胆报价。
业内人士介绍,“水军”也分等级,初级“水军”的主要任务是给影片打低分;也有些高级的“水军”,就是联络、控制一些贴吧、网站的管理员,让他们发帖或者删帖。“水军”传销线最底端的人,发一条评论的收入大概在1毛到5毛之间,具体价格会有浮动。靠公关公司介绍活干的“水军”,他们只能分所有费用的40%。有“水军”自称:只要稍微“上点心”,“水军”的月入1000元到3000元不是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