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校布置的作业太多,这是普遍现象”,昆明市青少年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汝弟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家、省市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减负,但实际是学生负担越减越重,关键还是在于教育体制。 |
建议 让作业变成孩子宠物
没有孩子是天生爱做作业的,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家长必须得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巧。两位中学生的家长向记者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面对常常忙得分身乏术的女儿,张先生觉得一定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乐趣,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你看看,这些作业就像是你养的小宠物,今天数学这个小宠物是不是吃饱了?英语那个小宠物是不是要天天喂着”他循循善诱,这样做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周女士觉得在作业问题上一定要注意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我儿子小的时候相当不喜欢做作业,我从来都说:做作业就跟你妈要上班一样呢,不上就没饭吃。”结果——她儿子很快就把上学看得很职业化。孩子爸爸曾有个设想,与学校商讨一下,让儿子可以不做作业,等毕业时看看跟做作业的孩子有啥区别。这个主意遭到周女士的强烈反对,她觉得孩子不能孤立于群体之外,否则会给孩子成长造成负面影响,让孩子在同龄人面前抬不起头。
发问 年年减负何时了
减负这个话题究竟有多热?每年全国、省市两会,每年新学期开学,这都是大家热议的话题,就连两个月前省长答复网友留言中,都包含减负这个信息。“作为家长,不忍心看孩子背那么多的习题和卷子。不是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吗?怎么孩子的书包越来越重?”
2月27日,云南网友在人民网留言:“我家小孩没哪个周末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作业越来越多,不是毕业班学校也要求补课。我还以为只是我们小孩一个学校的现象,一问同事才知道基本上所有小孩都在补课。”省教育厅对此回复:我们对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历来十分重视,并把经常性工作与重点抽查结合起来,中小学生的“减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因网友未提供具体学校,无法有针对性地调查处理,如您需要继续反映情况,请直接与省教育厅监察室(电话:0871-65198097)联系。
就在家长、学生不断发出减负呼吁,教育监管部门十分重视减负的现实背景下,又有几位家长能站出来向相关部门反映减负如何不到位?
2006年1月,晚报就报道过“昆明小儿郎拖着书包上学堂”,孩子羸弱的肩头背着平均重量在4公斤左右的书包,最重的竟达7公斤。7年过去了,当年“给学生减负!”这句话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甚至日趋严重;当年背着重重书包的小儿郎现在已经变成了中学生,他们面对的仍然是写不完的作业、背不完的习题和卷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