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699万,这是一个什么数字?建国64年以来,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一年,这是毕业的一方。我们再来看用人的数字,这是一个什么数字?来自用人一方的数字显示,招聘岗位与往年相比下降大概是15%。一增一减,一涨一落,这使得今年的就业形势就变得更加严峻。 |
张翼:
的确在我们说改革开放以来,曾经有一段时间打破了这样一种局限,使得农民的小孩通过读书能够改变自己的身份。但是到2000年以后,社会上层的封闭性程度有所增加,尤其是在扩招以后,农民的家庭的子弟进入到社会上层来的通道就越来越狭窄,导致在就业环境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社会上层的人士通过很多种办法把好的工作岗位、把容易提拔的工作岗位、收入比较高的工作岗位,然后通过各种方式转给自己的阶层这样一些人士的比重就增加了。这种增加把整个就业市场的这种公平这样的程度给损害了,因此大学生在评价的过程当中就会放大就业市场之上的个人的竞争的影响,而把由于家庭背景的影响而导致出现的这个不公的程度概括为最终的原因,因此我们就说的确是这样一种现象的出现与严重化会导致对中国社会流动的渠道有一个负面的评价。
董倩:
我们之所以给您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是因为现在我们都知道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国梦”,但是“中国梦”实现的很重要的一条,比如说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他毕业要找到他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这可能就是他实现他的“中国梦”的一个开始。就像您刚才提到的如果这种壁垒和障碍它是存在的话,它不能实现职业这种顺畅的流动的话,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生,高校毕业生来说,怎么去实现他自己的“中国梦”?
张翼:
所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中国梦有很多种梦,但是对于一个个人来说,他的梦想第一个我想是教育的公平,第二个就是在初职,第一次去就业的时候起点的公平,然后通过竞争的过程的公平达到我最终等我退出劳动岗位的时候,我达到了自我实现的一个程度,这是“中国梦”的一个最好的解释,但是由于现在的就业不公或者说就业过程当中提拔的、升职的、职业规划的渠道难以实现,这样一个不公影响到中国人的中国梦的发生,因此我们怎么样落实十八大提出来公平公正社会价值观念,实际上是我们在就业过程应该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