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0日06:51来源:中国日报网字号:
摘要:每逢雷雨季节,航班延误会出现一个“小高潮”。航班因不可抗力延误在所难免,但是,冲突却可以避免。航空公司应增强服务意识,及时明确告知乘客航班延误原因并对其进行妥善安置,而乘客也需对航空安全多一分理解、少一些急躁。 |
石语绘(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每逢雷雨季节,航班延误会出现一个“小高潮”。航班因不可抗力延误在所难免,但是,冲突却可以避免。航空公司应增强服务意识,及时明确告知乘客航班延误原因并对其进行妥善安置,而乘客也需对航空安全多一分理解、少一些急躁。
7月5日―6日,上海虹桥机场发生多起因航班延误导致的乘客与航空工作人员冲突事件,3人因殴打航空工作人员被机场警方带回调查。近日,航班延误导致乘客与航空公司的冲突频繁见诸报端。而上海冲突事件的升级,更将航班延误这一让无数乘客“添堵”的现象,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航班一再延误是否另有隐情?谁该为航班延误埋单?如何避免因航班延误引发的冲突发生?
航班延误谁来埋单?
因非航空公司原因(如天气、突发事件等)造成的延误,航空公司可免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航空法研究所副所长李斌副教授指出:“乘客购买机票后与航空公司达成合同关系,航空公司应按照机票约定的时间履行飞行服务义务。航班延误属于航空公司未按约定履行合同义务,不少乘客是去另外一个城市办理相关事务,航空公司延期会耽误乘客时间,甚至导致错过重要缔约机会。”
但航班延误是否侵犯乘客合法权益,却应当根据航班延误原因决定。当前航班延误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天气等自然原因为代表的不可抗力;二是航空公司自身管理原因,比如航程设置、机组安排、内部管理等;三是其他部门导致的延误,比如空中管制、机场吞吐量限制等非航空公司原因。
“因非航空公司原因,如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全检查、旅客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航空公司不构成侵犯乘客的合法权益的侵权主体。”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高清会律师指出。
乘客上了飞机等一两个小时,“登机后延误”为何屡屡出现?李斌指出,除了不可抗力等因素外,这和航空公司为了追求正点率有关。“民航总局对正点率的起始时间规定不合理,根据我国民航总局规定,关上舱门的时间作为计算飞机正点率的标准,美国则是从飞机进入跑道开始滑行计算,可以有效避免这种状况。”“过于宽松”的制度,让航空公司改善工作的动力并不充足。
“其实在航班延误事件中,航空公司跟乘客利益是一致的。”李斌指出,航空公司只是被骂主体,却未必是责任方。机场、空管部门都可能是造成航班延误的主体。“有时因机场限制降落需要在机场盘旋几周,会浪费大量燃油;而停在机场延误时间也需要多缴纳相关费用。但航空公司直接面对乘客,更容易成为发生纠纷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