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9 11:11:50|来源:中国网|字号:
“不变随缘”的功德是说真如自性一切现成。我们只要了知真如,时时处处都能呈现,处处都是现成的。我们的心性自然回归,便不会执着于世俗的生活和情绪。“不变随缘”是不论遇到怎样的境缘,我们的正念始终不变,这样就能脱离种种烦恼。
大师《大乘起信论裂网疏》说:“无有余法而可更求,即于真如。”意思是说,我们之所以谈“不变随缘”,是因为生活中在在处处的因缘本质就是真如,无需另外再求一个新的真如。随即于各种染净的因缘当中,都已经具足了十法界,十界都只是假名而没有自性。随缘不变说的当体就是真实的,每一件俗事的当体就是真如,“但迷之则生死始,则真如举体而为生灭;悟之则轮回息,则生灭当体便是真如。”(《大乘起信论裂网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各摄一切法,辗转不相离,才能让我们真正地随缘不变。
随缘不变不是一个庸俗的说法,而是总摄一切法,辗转不相离,真如不相离,自性不相离。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圭峰宗密大师曾说:“如一摩尼珠,唯圆净明,都无一切差别色相。以体名故,对外物时,能现一切差别色相。色相自有差别,明珠不曾变易。”(宗密大师答《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
“然珠所现色,虽百千般。今且取与明珠相违者之黑色,以况灵明知见与黑暗无明虽即相违,而是一体。谓如珠现黑色时,彻体全黑,都不见明。如痴孩子或村野人见之,直是黑珠。有人语云:‘此是明珠。’灼然不信,却嗔前人,谓为欺诳。任说种种道理,终不听览。纵有肯信是明珠者,缘自睹其黑,亦谓言被黑色缠裹覆障。拟待磨拭揩洗,去却黑暗,方得明相出现,始名亲见明珠。”
就是说,比如有一颗百宝明珠,谁都觉得它是宝贝。但如果有人拿黑色珠子放到它旁边,黑珠的一切光彩都映衬到真正的宝珠上,再看宝珠时,就发现它也是一颗黑珠子。
把这个黑珠给一个不辨宝珠、不能识货的人看。他一看,“哎呀!这是一颗黑珠。”这边有人就劝他:“不是啊,这是宝珠,你要相信我。”不识货的人就会非常生气,说:“你这不是胡说八道吗?你这是完全在欺骗我、糊弄我。我眼见的真真切切就是黑珠,为什么说它是宝珠呢?”
宗密大师用这个道理来说明,在“不变随缘”的认知定见指导下,我们眼前一切现成的诸法,本义都如同百宝明珠,都是如来藏的藏性,只是自己认识不到而已。我们清净的真如自性的一面从来就不会被真正染污。
虚云老和尚说:“空可空,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无名名之父,无色色之母。色空原来无碍。”如果实在明见了这个道理,则任其天堂地狱都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无挂无碍。不明白这道理的人,虽然道理讲得天花乱坠,也没有任何真实的受用。
所以,从这里看来,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不为境转真是不容易的事,这是随缘不变的要义。
不念旧恶
宗门心法五要的第三部分是“不念旧恶”。
《佛说八大人觉经》中有这样的经文:“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冤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凡夫中贫苦的人多怨,但我们仍然要广结善缘,化解别人的横结恶缘,把一切冤亲等相观照,当成一样的。不念过去的旧恶,不憎恶恶人。
蕅益大师在《成唯识论观心法要》中说,为什么我们会念旧恶呢?因为有一个关键的字,就是“恨”字。我们常用,也听惯了。我恨你,他恨你,这个“恨”字以忿恼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够障不恨,以热恼为业。所以,“结恨者不能含忍,恒热恼。故此亦嗔恨一分为体,离嗔无别恨相用故”。
如果离嗔,就没有其他的相用。“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怀恨不释,徒自热恼而已。”如果不去念过去人的旧恶,那么各种怨恨自然化解。如果怀恨而不去化解,只能使自己热恼。大师的主张是说,念旧恶最终毒害的只能是自己。
虚云老和尚曾经这么谈:“凡夫的境界总是贪染财色名利,嗔恚斗争,对‘道德’二字,认为是绊脚石。一天到晚,喜怒哀乐,贪爱荣华富贵,种种世情不断,道念一点没有。所以功德林被凋残,菩提种子被烧尽。”
“假如把世情看得淡淡的,一切亲友冤家视为平等……视一切众生平等无二,视人饥如己饥,视人溺如己溺,常发菩提心,则可与道念相应,亦可立地成佛。故曰:‘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时。’”(《虚云老和尚法汇》)有人无礼地辱骂痛打你,你能不生嗔恨吗?你能够不分别冤亲憎爱、人我是非吗?统统做得到,这样才好开大口。否则,不要说空话。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曾经再三提起,宁可起贪心无量,也不要起嗔恨心。因为嗔恨心对修学者来说有一个致命的坏处,就是可以永远灭尽法缘,与正法的缘分断绝。嗔恨心令善人远离。我们要不念旧恶。
《八大人觉经》中说了这“不念旧恶”的道理,依然要以“不忘念”和“不变随缘”作为基础。如果没有这些基础,想不念旧恶依然很难。
不请之友
宗门心法五要的第四部分是“不请之友”。
《维摩诘经》有这样的话:“众人不请,友而安之。”《佛说八种长养功德经》也这样说:“我发无二最上心,为诸众生不请友,胜菩提行善所行,成佛世间广利益。愿我乘是善业故,此世不久成正觉,说法饶益于世间,解脱众生三有苦。”《大方广三戒经》曾这么说:“益利世间,作不请友,欲护一切所有众生,慈心不舍一切众生,善能演出一切佛行,守护佛法,誓护佛法,善趣佛种,向一切智。”
![]() | ![]() |
宗密,法师,龙树菩萨,善知识,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