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10月22日電 據《海峽導報》報道 本月初,謝長廷以台灣維新基金會董事長身份“登陸”訪問,在台灣政壇及民間引發持續關注。謝長廷結束訪問行程返台后,其“登陸”對民進黨兩岸路線的后續影響更是近期台灣政論節目討論的熱點。統派名嘴王炳忠對此也頗有思考,不過在他看來,謝長廷“登陸”不僅會掀起民進黨兩岸路線的大討論,甚至對馬英九及國民黨來說,這也是個可以在兩岸戰略上積極作為的良機。
人物名片
王炳忠 台灣80后名嘴、新黨青年委員。活躍於TVBS、中天新聞台及鳳凰衛視等電視台政論節目。
“謝長廷興起的‘風浪’不如當年連戰”
導報記者 (以下簡稱“記”):想先了解一下,台灣社會對謝長廷“登陸”這件事關注度高嗎?
王炳忠(以下簡稱“王”):高。但是很有趣的是,和2005年連戰去大陸相比,謝長廷興起的“風浪“明顯小很多。
記:“風浪”指的是什麼?
王:“風浪”是說當時綠營政客及電視台,一面倒狂批連戰,甚至還發生連戰在機場被圍攻的亂象。而此次綠營內部雖也有罵謝的聲音,但頂多隻在《自由時報》上發文罵一罵,並不像當時那樣夸張。甚至蘇貞昌都說“長廷辛苦了”。
記:普通人關注的點,比較集中在哪裡?
王:還是比較淺層。大家都關注謝長廷說了啥 “很不民進黨”的話,聊一聊民進黨幾大“天王”會怎麼斗。各界討論基本上都著眼在個人權謀層次,不隻有蘇貞昌,整個民進黨在兩岸路線的動向都被認為有權謀算計在其中。
記:這還是頗能體現出一般人對民進黨的既有印象。那麼媒體名嘴在關注什麼呢?
王:名嘴在回避問題。他們不能講謝長廷“登陸”反映出的真正問題,隻好扯權謀。
記:那依你個人觀察,謝“登陸”的最大價值在哪裡?
王:顯示了連戰“登陸”以后定下的兩岸間和平交流發展的路線已不能被改變、被逆轉。顯示以后台灣政界人士去大陸,不再是 “賣台”,而是認祖歸宗。還有,以前“極獨”勢力要扯“兩岸無關系”這種言論,已經不會再有了。
“兩岸路線是綠政客謀取政治空間的手段”
記:“登陸”對謝長廷個人的影響在哪裡?
王:謝長廷有點像是民進黨的連戰,他開了路,但大概不會再自己去爭“大位”了。他在蘇貞昌與蔡英文之間周旋,去影響這兩人之間的爭斗。
記:謝長廷在大陸提到的“憲法各表”,從統派角度,你怎麼看?
王:關於 “憲法各表”,第一,多此一舉,因為“九二共識”已經被兩岸所接受﹔第二,“憲法各表”是有“台獨”成分的,他回避 “憲法”中固有疆域的范圍。啥都丟給“憲法”,那“憲法”如果改了呢?第三,“憲法”只是對內的,不涉及台灣和大陸之間的共識,不可能取代兩岸協商基礎上達成的“九二共識”。
記:謝長廷所開創的路,后來者會跟上嗎?還是只是熱鬧一陣子而已。
王:民進黨到底要不要在兩岸關系路線上進行調整?現在是他們知道要調,不然選不上,但又怕“台獨”勢力反扑,所以蘇蔡兩人在互相看對方。
記:除了蘇貞昌和蔡英文,別的人比較沒顧忌?
王:這是尋找舞台和生存空間的問題。出於權謀,謝長廷點了火,民進黨內一定會有力量開始跟進。這些想借機奪權的人,也會刺激民進黨在兩岸路線上去調整。
記:對民進黨而言,兩岸路線更像是一種謀取政治空間的手段?
王:可以這麼說。民進黨本質是為權斗而改變路線,不是為了理想。但它改變路線后,實際上也對兩岸大局有好處。而且台灣真正主張“台獨”的人不多,多數本省人只是討厭國民黨,不是排斥中國,這一點要清楚。
記:從這一點說,民進黨其實需要有個方式來解套。
王:是啦,民進黨在找台階下。本來“仇中”是為了打國民黨才扯的,現在發覺扯過度,民進黨要修正回來。所以研究民進黨,不要把它想得太偉大,現在就看權力間的關系,會影響他們路線走到多超前。
“謝長廷‘登陸’也是馬英九的機會”
記:那統派對謝“登陸”的態度呢?
王:統派樂觀其成,當然我們也希望謝既然認祖歸宗,“中國人”身份也不用回避。這其實對統派是個鼓舞,証明我們的路線正確,我們的堅持一步步成真。同時這也提醒國民黨,民進黨、國民黨的兩岸路線差距已經開始模糊。
記:那麼從您的觀察,對於謝長廷“登陸”,國民黨有危機感了嗎?
王:現在要看國民黨有沒有新論述。國民黨籍“立委”林郁方就說了,繼續穩健就好,不用動,但我在政論節目上一再說,國民黨不明確方向不行。
記:國民黨近期推動的似乎還是事務性層次的政策,比如“兩岸關系條例”翻修。
王:國民黨要前進的是大的戰略層次的論述,而不是小的事務性的政策,比如“兩岸和平協議”、兩岸軍事互信,這些連宣示都沒有。馬英九的民意支持度下降,他對整個政局的控制能力下降,如果他不從戰略層次有所動作,更無法突破。
記:這樣就陷入一種不良循環。
王:國民黨目前只是趁民進黨還沒跟上時,多做些陸生政策,但民進黨已經在直接抓戰略方向。謝長廷“登陸”,本來對馬英九來說就是個機會。他如果在“雙十文告”中直接說,謝長廷已走上正確的路,自己以“總統”之尊請民進黨來協商、凝聚兩岸關系共識,就能完全抓回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