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培訓叫價3萬元 考試帶火系列產業
從公務員教輔圖書、考前輔導班,到交通、住宿、餐飲,再到專門的公務員服裝、形象包裝等一系列產業……“國考”所體現出來的經濟拉動力讓人嘆服。
有媒體粗略估算,考生即便是隻報最基礎的《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申論》和《公務員面試指導》,三門加起來少則幾百,多則一兩千,如果從基礎班到點題班全部學下來,則需要1萬多元。此外,一些天價面試輔導班的招生廣告也在廣泛“撒網”,某公務員考試網站的廣告稱:僅6天的封閉面試培訓,叫價3萬元,承諾“保過,不過退款”。
考了兩年公務員的女碩士生林宏表示,買教輔圖書和報輔導班只是比較明顯的開銷,隱性的開銷還有很多。比如,她曾去廣州參加考試,來回機票3000多,兩天住宿600元,吃飯200元,買套正裝800多,加在一起4600多元。對於一個“考公族”來說,一年去外地考試的情況少說也要三次,費用至少在1萬元以上。
權威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100余萬人趕“國考”,考試本身催生的培訓產業產值近42億,這還只是最基本的,不包括類似“七天萬元培訓費”這種天價的培訓課程。
樣本:一個公務員考生的兩本賬
有經過連續十多次考試后,山西某大學畢業生孟非,至今還沒有圓公務員夢。連續3年時間,他在和同學們合租的房子裡,每天起床洗漱之后就是埋頭苦讀,無論是國家級、省級(含外省)、還是縣級公務員考試,他都報名參加過。三年下來,孟非為報考公務員淨支2萬余元,這還不包括他為考公務員留在太原的食宿費用。
和清晰的金錢賬相比,孟非還時常會盤算自己三年的機會成本賬。“青年時代最好的三年時間,都給了公務員考場和培訓班,”畢業當年,他原本可以去一家合資企業上班,但在周圍同學的“勸說”下,開始了漫長的“考公”路,三年時間他全職“考公”,為此失去了眾多工作機會。同時,由於沒有穩定工作,相戀5年的女友也提出了分手。因為執著考公務員他認識了不少朋友,他發現在這個圈子裡他的成本並不是最高的,一些辭職考、待業考、全班考等各種各樣的極端類型,花銷遠比他高出許多。
容易被忽視的兩種機會成本
所謂“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用一句籠統的俗語來表達,那就是“有所得必有所失”。
“因為資源是稀缺的,我們採用一種方法使用資源時,就放棄了其他方法利用該資源的機會。所以說機會成本是一種決策成本,是失去的潛在收益。”安徽大學商學院教授楊錦之表示,為了准備“公考”,考生們消耗了寶貴的稀缺資源——時間,消耗的這些時間如果用來做其他事情得到的收益,就是考試的機會成本。“准考生”們一定要看看,自己參加考試的“所得”是不是比“所失”要大。因考生眾多,考上的幾率很小,崗位越來越“基層”,“考中”的人花費在備考上的平均時間也越來越多,與之相應的機會成本也就越來越大。
如果考上公務員,你還得算另一筆機會成本賬。授楊錦教授表示,計算公務員考試的機會成本,不僅要考慮為了因備考而放棄的收益,同時也要考慮考上公務員以后,作為一名公務人員工作而放棄的其他職業或創業可能得到的收益。比如,現在合肥人所熟悉的奶茶“帝國”卡旺卡,其創始人就是幾名來自南京的年輕大學畢業生。如果他們當初選擇了考公務員並考上了,那麼現在這個卡旺卡奶茶“帝國”,就可以看做是他們的機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