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時政>>蘇謝恩怨前世今生>>評論

民進黨兩岸政策走向: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2012年11月26日13:57    來源:東南網        字號:
摘要:2008年和2012年兩次“總統”選舉的敗選,尤其是2012年蔡英文代表民進黨出征敗在“最后一裡路”上,民進黨黨內檢討出一個 “最大的共識”——— 對於民進黨的現行兩岸政策,台灣民眾是不放心的、不接受的。民進黨若想在台灣重新執政,必須調整兩岸政策。

2008年和2012年兩次“總統”選舉的敗選,尤其是2012年蔡英文代表民進黨出征敗在“最后一裡路”上,民進黨黨內檢討出一個 “最大的共識”——— 對於民進黨的現行兩岸政策,台灣民眾是不放心的、不接受的。民進黨若想在台灣重新執政,必須調整兩岸政策。

正因為如此,蔡英文辭職后,蘇貞昌在競選民進黨主席時就把恢復“中國事務部”和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當做重要政見來接受檢討。而蘇貞昌在就任黨主席后,至昨日止,兩項政策全部兌現。

認識到大陸對台灣是機會 “獨派”社團也在分裂

“2008年和2012年兩次‘總統’選舉的敗選,以及更多的事實証明,民進黨兩岸政策的立場和論述都是走不通的,民進黨以前所謂的在兩岸方面的善意,大陸是不相信的。未來如何以更高的智慧、更具體的行動去處理兩岸關系,對民進黨來說是個考驗。”

面對民進黨昨日成立 “中國事務委員會”,謝系大將、民進黨台北市主委庄瑞雄作以上表示。

庄瑞雄說,過去,民進黨在兩岸關系的處理上,“過分強調與大陸接觸交流的風險,把台灣島內對兩岸關系的解釋權、主導權拱手讓給國民黨,而民進黨沒有看到,其實,大陸對台灣也是個很大的機會”。

隨著謝長廷10月初到大陸進行“開展之旅”,民進黨對大陸政策的討論達到了一個高潮。“自信、勇敢地去面對大陸,讓外界知道,民進黨不是鐵板一塊,也是可以與大陸交流的——— 這成為民進黨內很多人的共識。”庄瑞雄說,要與大陸真正接觸,就要從善意的釋出開始。

蘇貞昌的兩岸政策智囊成員、民進黨前“中國事務部”主任董立文昨天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說,“目前黨內各派系在與大陸溝通交流上的共識還是蠻高的。以謝長廷‘登陸’為例,盡管黨內不少人對‘憲法各表’並不認同,但對於民進黨兩岸政策要改變,與大陸要溝通、做法要調整,大家並沒有異議”。所以,今后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一定會朝著不斷調整的方向走。

據台灣媒體報道,以往隻要民進黨碰觸到兩岸議題,“獨派”總是力阻,這次“本土社團”例如“台灣社”、“北社”等,雖然反對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但“獨盟”卻認為在中共十八大后,民進黨很適合討論兩岸政策。基本教義派姚嘉文、陳師孟等人對謝長廷“登陸”提出“憲法各表”表達不滿,但反對力道卻不是很強烈,在謝“登陸”回台至今,“本土社團”連共同發表聲明都沒有。

“獨派”意見分歧,對民進黨處理兩岸議題是一個機會。

大處著眼還是小處著手?民眾對民進黨的“壓力”很關鍵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設置要點》的第一條即明訂:“為策定台灣有關‘中國政策’與兩岸交流之策略方向……確保台海和平及兩岸平等互惠之發展,特設‘中國事務委員會’。”

既然民進黨已經意識到必須調整自己的兩岸政策,必須與大陸接觸交流,那具體在行動上該做些什麼,就顯得非常重要。是從大處著眼,還是從小處著手?人們都在拭目以待。

眾所周知,民進黨堅持 “台獨黨綱”,是民進黨與大陸交流的最大阻礙。民進黨今后如何面對 “台獨黨綱”?如何面對“九二共識”?如何建立新的兩岸論述?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察點。

“民進黨當年的‘台獨’主張,其實是為了反對國民黨而提出的。如今,隨著民進黨與大陸的接觸增多、互信增加,彼此將會更加互相了解。未來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的大方向如何調整,還是取決於台灣民眾對民進黨的壓力。”庄瑞雄說。

台灣成功大學政經系副教授周志杰表示,民進黨恢復成立專門的大陸事務處理部門,說明民進黨對兩岸交流、對兩岸關系的重視,這值得肯定。對於未來的調整方向,“大到宏觀政策路線,小到像陸生赴台的具體事務,‘中國事務委員會’這個機構作為黨內討論、黨內能形成涉陸事務共識的平台,都可能涉及。”

周志杰說,未來圍繞著兩岸議題,民進黨在“立法院”與國民黨攻防次數和力量都會增加。

至於“中國事務委員會”未來在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中發揮怎樣的功能,這將視未來的運作而定。民進黨執政時的海基會董事長洪其昌認為,“中國事務委員會”委員應納入歷屆黨主席、綠營執政的陸委會主委及海基會董事長等。

但庄瑞雄說,未來“中國事務委員會”委員可能還是一種妥協,會融入各派系力量。因此,派系的較量也將制約著民進黨調整的方向與步伐。

派系爭斗

謝將搭台唱“獨角戲”還是“謝蔡同盟”?

無論表面的說辭如何,蘇貞昌自己擔任“中國事務委員會”召集人,對謝長廷方面來說,都是“被背后擺一道”。

已沒有太多舞台的謝長廷,原來希望借“兩岸議題”撐寬一點自己的天空。可蘇貞昌繼續讓謝長廷“坐冷板凳”,不讓其主導民進黨內的兩岸政策論述,更不會給謝長廷任何積累能量的機會。蘇貞昌親掌 “中國事務委員會”召集人,已經明確宣告了“蘇謝同盟”的破局。如此的權斗,又將怎樣影響新一輪的派系斗爭和競合?

目前,民進黨內蘇貞昌與蔡英文正在競爭“誰是老大”、“誰能出線征戰2016年‘總統’選舉”,而謝長廷屈居老三。蘇貞昌的“無情”,會不會導致“謝蔡”的結盟?謝系大將、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庄瑞雄昨天在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說,“既然蘇貞昌作出了決定,一切當然要全部承擔。”

台灣成功大學政經系副教授周志杰認為,蘇主掌“中國事務委員會”,黨內諸如謝長廷等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勢必會成立其他平台,繼續唱自己的“獨角戲”。

民進黨中執委洪智坤昨晚就公開表示,民進黨內“獨派”人士近日來運作,抵制謝長廷主掌 “中國事務委員會”,最終導致蘇貞昌兼任“中國事務委員會”召集人。他批評這是蘇貞昌對“獨派”投降,也讓民進黨本來可望的“開放格局”,變成最后的“退縮格局”。民進黨原本有機會運用“中國事務委員會”來掌握兩岸間的話語權,並找出民進黨的戰略角色與定位,謝長廷的意見雖然很前進,但沒有脫離“台灣前途決議文”,蘇貞昌卻選擇向“獨派”妥協。

洪智坤認為,“中國事務委員會”召集人不一定要由謝長廷出任,由前“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或是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出任都會比蘇貞昌出任來得好。

但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則認為,蘇貞昌兼任召集人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委員會”設置目的,就是要整合黨內“中國事務”共識,要有效運作,一定要有方向,由黨主席來整合是最恰當的。

蘇貞昌兩岸政策智囊成員、民進黨前“中國事務部主任”董立文在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也認為,蘇貞昌任召集人,是一種促進團結的做法。“原本這就是黨主席的職責所在,如果讓別人來當反而容易有異議。”

數年前的“蘇謝情結”,如今仍沒有任何的“冰釋”跡象。綠營天王“刀刀見骨”的?殺,還將持續。(吳生林 林連金 林靜嫻)

來源:福建東南新聞網-海峽導報

分享到:

(責編:劉凌)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