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少年的記憶和父親的囑托讓老人晚年重回中國定居,並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奉獻於人。 |
牧琳愛老人生前和孩子在一起。張 勇、肖明磊攝
“幫助別人,我很快樂”
“我隻想過簡單的生活,以自己的愛心幫助別人,愛護別人,這樣我就很快樂。”牧琳愛曾說。
在劉廟村定居后,牧琳愛聽說村裡的小學沒有計算機課,便捐出3萬美元,幫學校建起了正規的微機室。后來,她又相繼捐款近2萬元,資助劉廟村幼兒園和安樂鎮一些學校購置玩具和教學器材,並義務擔任學校的英語教師。
劉廟村村婦聯主任李雪英說:“老人生活非常節儉,但熱衷慈善事業,她為劉廟村修路、建果園、擴建圖書室,為劉廟村的老人買老花鏡。”
不僅如此,牧琳愛還應邀擔任聊城國際和平醫院名譽院長。她曾率領該院一個醫療小組赴劉廟村為所有老人做眼睛保健義診,5位患有白內障的老人在她的資助下,完成了晶體手術。每到周末,她都要趕到聊城國際和平醫院給醫生護士們講專業護理知識,或教英語。
“她購置了一些先進的儀器送給醫院,使我們提高了診斷治療的技術水平。”聊城市國際和平醫院原院長王繼憲說。
陽谷縣壽張中心敬老院院長賈秀蘭記得,從2005年開始,牧琳愛老人每年都會到他們敬老院過老人節,與敬老院的老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2006年,牧琳愛入選“感動山東真情故事”十大人物,被山東省民政廳授予“山東慈善大使”稱號。同年6月,她被授予“中華慈善大使”稱號。2009年7月,牧琳愛老人被山東省授予中國“綠卡”,獲得永久居住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