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1日13:16來源:央視網字號:
摘要:“對轉基因大豆安全性的實驗應該立項,由專人系統地、長時間地去研究。”劉忠堂說,在沒一個最終確定的結果前,“我還是主張,餐桌上先不要吃,這樣能更穩妥可靠。” |
一個省與四個國家的15年對抗
面對來勢洶洶的進口轉基因大豆,國產大豆呼救聲此起彼伏。黑龍江這個世界大豆源產地因有全國一半的產量而被推上了前線,阻擊戰早已打響。
國產大豆自給自足的局面,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被迅速打破,大豆進口量迅猛增加,目前已佔國內大豆市場的3/4以上,嚴重沖擊了國產大豆的種植、加工和銷售。
黑龍江首當其沖。自2002年起,黑龍江省就對大豆種植業以每畝10元錢的方式進行補貼,2007年5月19日又成立了省級大豆協會。
黑龍江幾乎所有的壓榨企業都是天然大豆加工企業。在廉價的轉基因大豆面前,有些豆企確曾動搖。黑龍江省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說,2008年,哈爾濱一家豆企買進一批轉基因大豆,他獲知后召集所有豆企座談,讓大家想想壓榨轉基因大豆的后果,最后達成共識:不進口、不加工轉基因大豆。
在轉基因大豆價格遠低於本土大豆價格時,黑龍江豆企仍信守共識,保存著最后一片天然大豆的淨土。但是,即使所有的黑龍江豆企聯合起來,也依然難以抵制進口大豆的進攻。
為了挽救瀕臨死亡的國產豆企,國家發改委於2009年1月宣布,給收購國產大豆的加工企業每噸160元的補貼,以拉平進口大豆與國產大豆的價差,但加工企業必須按照每噸3740元的價格收購國產大豆。
以收購價不低於3740元/噸測算,扣除收購補貼160元/噸,原料成本為3580元/噸,而加工進口大豆的最低成本僅有3400元/噸。而且,補貼加工企業的政策,從2010年5月1日起停止實行。
2010年7月16日,在黑龍江省政府召開的專題會議上,大豆被作為重要議題提出來。會議提出,先行在省內實行非轉基因食品強制標識,實行優質優價﹔組建企業集團,實現強強聯合。
雖然這次會議將大豆提升到“保証全國大豆食品安全”的高度,但黑龍江有些勢單力孤。“我們是一個省對抗四個國家的轉基因大豆,美國、巴西、阿根廷,還有新來的巴拉圭,可謂壓力重重。”王小語說。
與此同時,中國大豆產業協會也在推動保護區的建設。2011年6月,由中國大豆產業協會命名的“中國非轉基因大豆核心保護區”在農墾九三管理局落戶。這是中國首個非轉基因大豆核心保護區。但是,這個保護區僅限於九三管理局,並沒有覆蓋黑龍江的所有大豆種植區域。
2012年,黑龍江省多個部門、機構向全國人大和國務院有關部門,提出在黑設立非轉基因保護區的建議,但被農業部否局,理由是我國目前不允許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種植,沒有設立非轉基因保護區的必要。
受進口轉基因大豆的沖擊,黑龍江大豆播種面積從最高峰2009年的7294萬畝,降到了去年的3898萬畝,97%的相關企業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這意味著,在15年的抵抗之后,黑龍江敗象已露,開始從“大豆主產區”向“進口大豆銷售區”轉變。
吃不吃轉基因大豆產品,應給百姓選擇之便
不少專家認為,轉基因作為一種新興的生物技術手段,目前仍有不成熟和不確定性,而減少對進口轉基因大豆的依賴,則既可以回避這些不可預知的風險,又可以保護國產大豆。
“中國有迫切的食用油需求,這就需要大量的大豆。”中國農科院專家李先德表示,中國本土耕地有限,大豆供應不足,產量有限,隻能依賴進口。
黑龍江省農科院專家劉忠堂主張,目前黑龍江大豆隻有搞差異化發展戰略,才有生存余地。“就是發展食用的非轉基因大豆,保証20%的基本供給。”非轉基因的豆制品蛋白含量高,價格也高,以此可揚長避短。
其次是提高大豆單產。目前,國外大豆每公頃的產量是3000公斤,而我國的僅為1600公斤,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期間需要政策支持,建立兩個價格體系:一是農民種豆的效益不能低於玉米,需要補貼﹔二是企業收購大豆的價格不能高於進口大豆的價格,這樣我們的企業和那些合資獨資企業可在同一個水平線上進行競爭。
“等我們把這個難關渡過去了,轉基因大豆的安全性可能也有定論了。有問題,我們沒吃﹔沒有問題,那就更好了。”劉忠堂說。
“我們可以通過價格帶動,或其他方式,如專品種種植、專品種收購、訂單農業、家庭農場等,提升單產。”黑龍江省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說,去年,黑龍江大豆產量是1280萬噸,如提升1/3,就能達1600到1800萬噸,再騰出種植工業玉米的土地,把南方一些撂荒的土地利用起來,就能達到2600至3000萬噸,這樣對進口大豆的依賴性就會降低很多,就不用進口5000多萬噸了,“三四千萬噸就夠了”。
王小語特別提到,糧食是戰略物資,不能誰都涉足。“現在的格局是美洲種大豆,國際企業做貿易,中國加工大豆,最后中國消費者買單。”王小語說,這個格局一定要打破,要有一個由中儲糧、中糧、中紡等企業組成的聯合採購平台,合理確定採購成本和數量,不能讓外資說了算。
社會各界還應積極推進對轉基因大豆及其產品的標識標注,重新做出更加嚴格的強制規定,通過強制實施規范標識,確保起到明顯提示作用,使消費者有條件自主選擇。這樣,選擇安全的國產大豆的人就多了,進口大豆自然就會減少。
“轉基因這麼高端的科技不應隻應用在糧食上,在其他方面也大有用武之地。”王小語說,比如可以像以色列那樣培植樹種,提高生長速度﹔培養菌群,吃掉垃圾,“這也是變相增加耕地,對糧食有利”。
在當前不確定進口轉基因大豆安全性的情況下,減少對它的依賴,無疑是最佳的自保方式。李文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