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4年03月16日07:26|來源:燕趙都市報|字號:
燕郊
買不起房的京漂族,為了家的夢想,在距離北京東三環35公裡的燕郊安家。有數據顯示,每天一早有30萬燕郊居民到北京上班,晚上回到燕郊睡覺。沉悶的車廂裡承載著他們的夢想和堅守。而未來,隨著北京產業的進一步外溢,燕郊也將提供大量就業機會,燕郊不隻可以睡覺,也可以生活。
跨省上班記
人都擠成照片了
“那真是一段非常痛苦的時光,但卻不能不咬牙堅持,因為我們別無選擇。”
2月28日,33歲的劉曉敏用這句話打開了自己的話匣子。2004年,她與丈夫宋北都畢業於河北醫科大學。畢業后,兩人在保定一家縣級醫院度過兩年多的平淡生活,但是,宋北終於不能忍受小縣城裡慢吞吞的節奏的和一成不變的生活。當時,他們已經有了孩子。“你去上研究生,我在家照顧孩子,等你安頓下來,我和孩子過去投奔你。”王曉敏對丈夫說。
宋北順利地考入北京一所醫學院校讀研,三年后,他想留在學校的附屬醫院,但沒能如願。恰好,燕郊一家剛剛成立的大型民營醫院來學校招聘,並開出了較為優厚的條件。燕郊對宋北是陌生的。只是聽說過很多買不起北京房子的北漂族們,在那裡買房,每天往返。一個周末,宋北專程去燕郊轉了一圈。乘坐930在“燕郊酒廠”下車后,呈現在他面前的一幕讓他驚呆了。102國道兩側,全是裝修得富麗堂皇的售樓處,街頭散發的小廣告,沒別的,全是房產項目。他打了個出租車,起步價隻有5塊錢,遠比北京便宜。在燕順路上溜達一圈,看到這裡人氣之旺,遠遠超過了自己家鄉的縣城。回到學校,他便與那家大型醫院簽訂了合同,來到燕郊工作。
隨后,劉曉敏從保定來到燕郊,但是她在這裡卻沒能很快找到工作,而是和北京昌平的一家醫院簽約了。隨后便開始了自己噩夢一樣的生活——— 那家醫院要求每天8點之前必須到。“每天5點鐘必須起床,梳洗一番,5點半來到福成五期門口乘坐814路公交車。晃蕩大約40多分鐘,才能達到國貿。在國貿換乘到醫院的公交車,又是四十多分鐘的車程。幾乎每天都有可能遲到,一旦遲到,就要受罰。”劉曉敏說,那一年多的時間,每個周一到周五她都不能見到孩子活動的樣子,因為每天晚上快9點鐘到家,孩子已經睡著了。而早上起床時,孩子仍在酣睡。
福成五期是當地一個大型樓盤,居民大多數都是在北京上班的京漂族。每天早上6點前后,是乘客最為洶涌的時刻。排成的候車長隊,時常超過200米。有的家長跟著孩子來到燕郊的,為了讓孩子多睡會兒,提前下樓來到站牌替孩子排隊,車快到時再給孩子打電話,讓孩子趕緊下來。即便排著隊,上車時也是一番爭先恐后的場景。公交車裡頭被塞得滿滿當當才走。當地一個十分經典的說法是:人都被擠成照片了。所以,當燕郊居民看到電視裡播放春運時人們搶著上火車,甚至從車窗裡鑽進去的鏡頭時,都見怪不怪:這樣的春運大戲,燕郊每天都在上演。
上了車,有座的乘客們趕緊睡覺。沒座的乘客也能互相依靠著,瞇上一會兒。劉曉敏說,冬季的車廂裡頭,就像春運時晚上運行的火車車廂,根本不像公交車。
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們,每天有大量的時間是在車廂裡度過的。“不管你是年輕貌美的白領還是工地搬磚的民工,此刻,大家都擠在一起,不僅身體不自由,連呼吸甚至思想都不能自由。擁擠的車廂麻木了感情也凝固了時間。有時候我也會想,為什麼不去小城裡享受每個月2000塊錢的小日子,非要來這裡受這份罪。”劉曉敏說,這個問題想必很多燕郊人都想過,可是卻很少有人真的跑回老家,“對我們醫生來說,北京有來自全國的患者,有最好的醫生,可供學習、實踐的地方太多了。但是,我仍然不敢鼓起勇氣說自己究竟是為了理想,還是在巨大慣性作用下生活。”
(責編:王化雲)
燕順路,ZAKER,春運,天演,等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