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北京这个大都市里,这群年轻人选择了返回到原始、初级的交易模式。对普通家庭而言,农夫市集上产品的售价依然显得非常奢侈。一位顾客相信,市集只是一种先锋的探索,但她希望这种“小众的选择”可以唤起“人们对主流生产、消费模式的反思” |
□在北京这个大都市里,这群年轻人选择了返回到原始、初级的交易模式。
□对普通家庭而言,农夫市集上产品的售价依然显得非常奢侈。
□一位顾客相信,市集只是一种先锋的探索,但她希望这种“小众的选择”可以唤起“人们对主流生产、消费模式的反思”。
北京某次有机食品博览会现场。阿静摄
每隔一周,种大米的邢建新就会坐上22个小时的火车,从齐齐哈尔去北京“赶集”。虽然大米预先用物流发货,但有时这个中年男人也会扛上十几斤种给自家吃的绿豆,“去卖给熟客”。
比起菜市场上的价格,邢建新卖的粮食“贵得吓人一跳”:大米16.8元一斤,绿豆15元一斤。事实上,在这个“市集”上,从白菜、苹果到面包、花生油,每样食品的价格都是普通市场上的好几倍。
这个市集有个时髦的名字——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卖菜地点常设在写字楼、商场或公园。来赶集的农夫们称,他们产品的特色是“绿色”、“纯天然”、“原生态”。占地100多平方米的市集,有约30个摊位,每周开市都会迎来大约1000多个顾客。
32岁的冯超每周都来“赶集”。这个刚刚当上爸爸的年轻人喜欢从农户手中直接购买“有机牛奶”,以及生长周期长达8个月的猪肉。
冯超家里几乎所有食物都来自他认为“靠谱”的农户。他与妻子的月收入加起来大约有3万元,每月在这些食物上的花费则接近4000元。“最主要还是想吃得放心。”冯超说,“安全”是最关键的考虑。
但对很多消费者而言,农夫市集上农产品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一个去过一次市集的北京白领甚至有些疑惑:“他们是在过日子,还是在过中产阶级的调调?这是不是有点矫情啊?”
不过,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周立看来,市集的出现绝不是偶然,“当整个社会的公信力越来越低时,人们反而更愿意相信私人的、小众之间的关系。他们不相信工业化的食品生产,而是相信能够与他们面对面交流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