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段時間以來,常州樓市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由於新建住宅空置率過高,常州被稱為繼鄂爾多斯后的又一個“鬼城”。有業內人士認為,常州樓市庫存量太大,空置率太高,未來難有大的發展。不過,常州房管部門則認為,常州樓市供需兩旺,不存在“鬼城”一說。 |
房價低於周邊 外地購房者成常州樓市主力
每經記者 查道坤 發自江蘇常州
國內一家房地產行業協會的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如果常州樓市真的被炒了起來,那麼在常州投資的開發商可以獲得豐厚的利潤,但如果房企因銷售不佳導致資金鏈斷裂,那麼樓市危機可能就此爆發。”
在記者採訪的幾天裡,不少開發商都已經意識到了常州庫存量壓力在加大,但他們認為常州還沒有出現鄂爾多斯那樣的搶房潮和房價6年翻五六倍的現象。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常州全市商品房可售余量為1360.26萬平方米,而城市面積比常州要大得多的上海,庫存量才2300萬平方米。
供需不平衡
近兩年,各大房企紛紛進入常州。據不完全統計,僅深圳房企在常州的在建總面積就已超過570萬平方米,其中星河集團超過300萬平方米,萊蒙國際超百萬平方米。
在土地市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展,常州土地成交量從2006年的37幅一路增加到了2010年的204幅,2011雖然成交量有所下降,但也達到195幅。
眾多開發商的進入,與常州當地提供的優惠政策不無關系,常州當地一家開發商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政府為了拉動房地產投資,推出了很多優惠政策,包括土地價格等,對外來房企更是諸多眷顧。這是導致目前大牌房企集中開發的原因之一。”
去年9月開始,常州更出台了一些旨在鼓勵購房的政策,比如允許符合條件的購房者提取住房公積金,以轉賬的方式償還住房公積金貸款﹔此外,還將按年提取住房公積金償還商貸的申請人范圍由原來的僅限產權人“擴大至其他產權共有人”。
即便如此,目前常州樓市供需仍然嚴重不平衡。“目前常州剛需是有,但是開盤的不都是剛需房源,動輒就是130至400平方米的房子。”一位常州開發商代表說,“現在調控政策不放鬆,常州的房產又不像一線城市那樣稀缺性明顯,目前來看很難有什麼大發展。盡管不像鄂爾多斯那麼夸張,但常州樓市要解決供需不平衡,還需很長一段時間。”
“拉動一個城市與經濟的發展,投資與消費這兩個蹺蹺板的兩頭缺一不可,二者需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如果嚴重背離,常州很可能成為第二個鄂爾多斯。”江蘇房地產協會一位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房價並不算高
事實上,與比鄰的無錫房價動輒每平方米上萬元相比,常州的房價並不算高,甚至比蘇北的鎮江、南通和泰州等地的房價還要便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調查后發現,常州的房價大都集中在6000元~8000元/平方米,市中心區域的房價在每平方米1萬元左右。
以房源集中的武進區為例,武宜路上在售的紫禁金城項目售價在6200元~7000元/平方米之間。武宜路另一家超級大盤吾悅廣場,總建筑面積80萬平方米,目前在售樓盤的均價在為7500元左右。
和武進區一樣,新北區靠近常州高鐵站同樣匯集了大量在售樓盤,其中世茂香濱湖目前在售的三棟樓價格在6300~6600元/平方米,戶型面積從96平方米到137平方米不等。記者走訪的其他樓盤,價格也都多在5500元~7000元/平方米之間。
有業內人士認為,去年常州樓市成交量之所以那麼高,就是因為低房價。“在投資人群減少,改善群體觀望的市場格局下,開發商紛紛將銷售重點轉向剛需人群,中低價位住房銷售成為主流。”常州一家房地產中介的宋經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有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常州單套總價在50萬~60萬元的房子佔據了常州成交量的22%,60萬~70萬元的房子佔據了成交量的17%,40萬~50萬元的佔據了16%。
外地購房者居多
低房價吸引的不僅是常州本地購房者,大量周邊城市的購房者也蜂擁而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武宜路的紫金城售樓部看到,停在門前的大都是來自南京、蘇州、無錫和上海牌照的車子。來自於上海的購房者沈先生表示,他和老婆都在上海工作,但是苦於上海房價太高,所以決定在常州買房。”
在玉蘭廣場售樓部,記者詢問了8位購房者,有7位來自上述幾個城市,其中來自上海和南京兩地的最多。價格是吸引他們來常州買房的主要因素。
在武宜路另一家樓盤售樓部門前,記者看到三輛標著南京牌照的大巴車,從大巴車上下來有將近150名購房者。據其中一位購房者介紹,他是南京一家企業的工作人員,公司打算在常州開分公司,因為常州房價比較便宜,所以就有很多員工申請到常州分公司工作,公司就組織員工前來常州看房。“明天還會有一些員工過來。”
記者在走訪新北區多家樓盤后發現,外地人同樣佔據了該區域銷售的很大比例。
常州本地一家房地產網站統計數據顯示,在2012年常州樓市成交量中,外地人購房者佔據了60%左右。“周邊城市的房價均大大高出常州,另外滬寧高鐵和京滬高鐵提升了常州交通的便利性,這些都是吸引外地購房者的因素。”一位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