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說飛機著艦是世界性技術難題,被稱為“刀尖上的舞蹈”。那麼,這個“刀尖上的舞蹈”的場地有多大呢?殲-15飛機總設計師孫聰給出答案:時速240公裡的飛機必須精確地落在航母甲板尾部的4根阻攔索之間,每根阻攔索間隔12米,有效著陸區隻有36米。著陸區的寬度,不及陸地跑道的一半。 |
“來你”更比“走你”難
2012年9月25日,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在大連造船廠舉行了交接儀式,從此,人民海軍的序列中又多了一個舉世矚目的新成員。
2012年11月23日,由戴明盟駕駛的殲-15飛機成功降落在“遼寧艦”的甲板上。隨后,又有4名飛行員駕駛殲-15飛機在“遼寧艦”甲板上降落、起飛。緊接著,一張飛行助理指揮艦載機起飛手勢的照片在網絡上走紅,有網友將飛行助理馬甲上的“起飛”二字改為“走你”,於是在網絡上刮起一陣“航母style”旋風。
“起飛”——“走你”這個簡單的動作,何以引發萬千網友熱烈的追捧呢?
有網友評論說:“這是一個有力的動作,這是一個自信的動作,這是一個自豪的動作。”
據“遼寧艦”副航空長李曉勇介紹,由於飛機起降時聲音巨大,對艦載機下達的所有口令都是通過手勢來表達的。在一個起落架次中,就能看到30多種手勢。飛行助理“走你”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也是要反復練習的。李曉勇說:“在起飛過程中,飛行員無法感知外界因素。我們的手勢要求及時、准確、規范……為了達到這個要求,大家都刻苦練習,經常累得手都抬不起來了。” 其實,“走你”——起飛,相對於“來你”——著艦,要容易許多。起飛的時候,飛行員隻要開足馬力向前一沖,就完事了。盡管需要技術、膽量和勇氣,但是和著艦相比,要簡單得多。
飛機在航母上降落,不僅僅是跑道的長度發生了變化,而且操作的理念也完全不同。飛機在陸地機場降落時要減速,艦載機著艦時卻要加速——便於一旦挂索失敗后“逃逸復飛”。如果減速,飛機挂索失敗后就飛不起來,會墜入海中。
飛行員在高空看航母,巨大的航母就像一枚小小的郵票。
2009年底,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到美國訪問,參觀了美國海軍10.5萬噸的航母“裡根號”,艦上的一名艦載機飛行員向徐才厚介紹說:盡管艦載機上的設備很先進,但是作為航空母艦上的飛行員,沒有相當的膽量是不行的。飛行員說著把頸上戴的胸牌摘下來,放在甲板上,對徐才厚說:我在高空降落之前,看到的航母甲板就像胸牌這麼大。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要降落,確實需要過人的膽量和高超的技術。
——美國飛行員和中國飛行員的感覺是一樣的!
駕駛艦載機進入著艦狀態的初始高度是400多米,時速240公裡。這時航母在動,航行中始終隨波浪晃動﹔飛機也在動,不斷在空中調整姿態﹔空中的風也在“動”,忽大忽小。這些“動因”無疑給飛機著艦增加了難度。航母試驗試航副總指揮、海軍副參謀長宋學形容飛機著艦:“就好比在高速晃動中玩穿針引線的細活兒。”
有人說飛機著艦是世界性技術難題,被稱為“刀尖上的舞蹈”。那麼,這個“刀尖上的舞蹈”的場地有多大呢?殲-15飛機總設計師孫聰給出答案:時速240公裡的飛機必須精確地落在航母甲板尾部的4根阻攔索之間,每根阻攔索間隔12米,有效著陸區隻有36米。著陸區的寬度,不及陸地跑道的一半。
由此可見,“來你”真的比“走你”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