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時政

人民日報:超半數受訪基層官員認為其形象被誤讀【3】

2013年05月28日14:09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摘要:超過半數的受訪基層干部認為當前社會對其存在普遍誤讀﹔超過六成的基層干部認為被“低估了”﹔“個別基層干部的貪腐行為”最影響基層干部的形象。

  3.

  基層干部工作生活的真實狀態怎樣?

  “晉升空間小”(49.33%)、“工作條件差”(42%)、“焦慮情緒重”(31.33%)、“發展壓力大”(30.67%)、“培訓機會缺”(29.67%)

  在調查中,當記者請受訪的基層干部簡要概括自己工作生活的真實狀態時,調查結果顯示,“晉升空間小”(49.33%)、“工作條件差”(42%)、“焦慮情緒重”(31.33%)、“發展壓力大”(30.67%)、“培訓機會缺”(29.67%)排在前五位。這五個選項,既是基層干部們對自身現實處境的感受,也是他們對提升自身境遇的希冀。

  “人往高處走”是每個人的必然選擇,但在金字塔形的公務員管理體系中,職位資源的配置在基層顯得極為緊張和稀缺,基層干部群體在整個公務員隊伍中似乎成為人才的“低窪之地”,很難有“出頭之日”,很容易成為“天花板干部”。除了“晉升空間小”之外,基層干部們普遍背負著很大的發展壓力,但是又沒有良好的工作條件和充裕的培訓機會,去應對這些發展壓力。以鄉鎮干部為例,稅費改革之后,鄉鎮失去財政自主性,諸事都得依賴縣財政撥款,在很多地方僅僅撥款是不夠的,鄉鎮干部還得“開動腦筋”去“開辟財源”。既想讓馬兒跑,又不給馬兒足夠的草,其結果也就在意料之中。

  當問到“新問題新挑戰不斷出現,您認為基層干部是否正遭遇‘能力危機’”時,67.67%的基層干部認為“是”。由於晉升空間小,少數基層干部得過且過,甚至“劣幣驅逐良幣”阻礙有能力的人的發展,進而影響了基層黨委政府的執政能力。由於基層工作條件艱苦、工作辛苦,很多人不願意到基層,導致基層干部隊伍整體素質與黨和政府的要求還有較大的距離。近年來出現的某些官員的“雷人話語”,大多集中在基層干部群體,這就暴露了一些基層干部素質較低、群眾意識薄弱、政策水平偏低、領導藝術缺乏等問題,增加他們學習培訓的機會刻不容緩。

  4.

  基層干部重塑形象有何建議?

  100%的基層干部認為優秀的基層干部應“勤政為民,能深入一線,為了服務百姓而與群眾同甘共苦”﹔100%的基層干部認為重塑自身形象應“加強學習和培訓”

  “您心目中的優秀基層干部是什麼樣的?”受訪基層干部排在前三位的分別為“勤政為民,能深入一線,為了服務百姓而與群眾同甘共苦”(100%)、“作風務實,與群眾建立起深厚感情,到群眾中去,關注群眾最希望關注的”(91%)、“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充實自己,提高自身應對困難的能力”(75.33%)。而受訪群眾前三位的則為“廉潔奉公,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穩得住心神、管得住行為、守得住清白”(80%)、“作風務實,與群眾建立起深厚感情,到群眾中去,關注群眾最希望關注的”(78.18%)、“勤政為民,能深入一線,為了服務百姓而與群眾同甘共苦”(73.64%)。

  從以上數據可知,“廉潔奉公、勤政為民、深入群眾、與時俱進”可以說是公眾心目中優秀基層干部的基本標准。這些標准,不僅僅是基層干部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更是群眾對基層干部隊伍的期盼。在採訪中,不少基層干部向記者表示,自己很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基層干部,也正在朝這一方向努力,力圖讓組織、人民都滿意。

  當前干部考核機制也包括了一些民主測評、民意調查的成分,但總體來講仍然存在著“對內不對外”、“對上不對下”的現象。對上負責還是對下負責,在基層干部的心裡很糾結,但出於升遷的考慮,最終佔主導地位的還是“對上負責”。專家指出,由於目前在干部考核中越來越關注民意和社會評價,組織部門也有自己的民意收集渠道,力求在上級賞識和群眾認可之間保持一致,基層干部往往也會在執行上級指示和體現民意之間尋找一種平衡,但這種平衡有時候難以完全做到,從而導致自身形象被誤讀。

  重塑基層干部形象,最有效的辦法是什麼?調查顯示,100%的受訪基層干部認為應“加強學習和培訓,不斷提高應對網絡輿情等的能力”﹔而79.33%的網友則認為應“從體制、機制上提高競爭度,優勝劣汰,及時淘汰不合格干部”。採訪中,不少基層干部認為“打鐵還需自身硬”,隻有破除“本領恐慌”,方能扭轉社會對基層干部的負面印象。

  事實上,重塑基層干部形象,單靠基層干部自身還不夠,還需要正視基層干部群體受到誤讀的原因、面臨的焦慮、心中的希冀。傾聽基層干部的呼聲,解決基層干部的實際困難,是實現基層社會良善治理的關鍵,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杜飛進 賈立政

分享到:

(責編:王昕)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