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4日14:33來源:央視《面對面》字號:
摘要:在被問到“你遇到過他們來(執法)的時候嗎?”桂文靜說,他們來了以后我記得很清楚,因為那個正是我們二中隊管轄范圍,可能是擺攤沒多長時間不知道是誰說了一句城管來了,然后我們就趕緊跑,我記得很清楚,我收攤的時候還掉了許多發卡,最后老鄉他說了一句,還撿什麼趕快跑,聽到這句話,真的老鄉就把我拉著一起往另外一邊跑。 |
圖為參與“體驗式執法”的兩名城管隊員。張芹攝
圖為當天公布的部分擺攤體驗日記。張芹攝
“雙面”城管
演播室導語:最近一段時間,城管成為人們高度關注的一個話題,5月31日,延安城管執法過程中的暴力踩臉事件尚未平息,半個月后,武漢市洪山區一名城管工作人員又被網友爆料,說他們白天穿著制服檢查執法,到夜晚則換上便裝佔道擺攤。而洪山區城管局宣稱這是一次在局內高度保密的工作安排,目的是用體驗的方式,在換位思考的同時來獲取提升管理效率的經驗,這一解釋引發熱議。有人認為執法者以身試法,不妥。有人則認定這絕對是在作秀。那麼在輿論的漩渦中,這一事件的當事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行為?他們的另類體驗是否有所收獲?本周,《面對面》特別前往武漢對當事人進行了專訪。
解說1:6月15日,一名網友發帖爆料,武漢市洪山區城管局的一名城管員,白天作為執法者在街道巡邏、檢查,晚上則化身小販,在路邊擺攤。帖子同時上傳了這名工作人員在執法和在擺攤的對比照片。6月16日,武漢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官方微博証實,的確有兩名正式工作人員在夜晚擺攤,6月17日,洪山區城管局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這兩名城管工作人員是在進行體驗,以換位思考,同時還公布了這兩名工作人員記錄的33天的擺攤日記。但即便如此,面對這兩名城管工作人員的特殊身份,臥底、潛伏、無間道等字眼依然在媒體上不斷出現。
記者:你好像特別拒絕臥底這個詞?
桂文靜:我特別拒絕,因為把我們就是放在他們的對立面。
記者:比如說你白天是穿著制服的,然后晚上你會跟他們一樣,本來你的角色就是雙重的,這難道不是一種臥底嗎?
桂文靜:我記得我老婆跟我說過一句話,她說我是漢奸,這個詞讓我真的不舒服,真的,我們真的是在找方法,沒有說要去打擊他們。
記者:文靜特別不能接受臥底、潛伏這些詞,你跟他一樣嗎?
楊希:有人說我們是臥底城管,我就想澄清一下臥底城管,就不需要去我們臥底,我們發現那個位置有佔道經營的,直接去取締它就可以了,但是我們就是想換位體驗一下,感受一下他們,小商販真正的心裡是怎麼想的,看可不可以想出一些好辦法來,從中找一個好的辦法解決它。
解說2:大多數人對於“臥底”的認識通常來自於影視作品,實際上,“臥底”一般使用在刑事偵查中,是一種秘密偵查手段,而城管的執法權限和范圍則主要由《行政處罰法》、《行政強制法》來規定,在這樣的行政執法中,根本無須“臥底”這種執法手段。也有人質疑,桂文靜和楊希兩人的體驗活動是否有必要?又是否合規呢?
記者:明知道小販這種方式是違規的,然后反而用這種方式來做這種體驗性的執法本身是有問題的。
桂文靜:我覺得他們說是違規,很簡單,現在就是法律規定要有一個組合要件,故意和過失,我們現在也不是故意也不存在過失,我們只是想體驗一下,了解一下他們的情況,並沒有說以賺錢為目的,他們為什麼說我們是違規呢,我們也是在下班時間,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會這麼說,並不知道。
解說3:事件被曝光后,洪山區城管局的快速回應中,稱桂文靜和楊希是兩名優秀的城管工作人員,但這並未減少輿論帶來的質疑,為此,洪山區城管局局長也接受了我們的採訪。
記者:我採訪了楊希和文靜,他們可能不能接受的是很多網友稱他們是臥底、潛伏這樣的詞,他們會覺得這玷污了他們的職業尊嚴,您怎麼認為?
局長:是這樣的,我們對這個活動的定位,定位是練攤體驗活動。
記者:您不斷地提到這是一種體驗,這是不是本質就有問題的?
局長:是這樣,佔道整治是執法整治一個天天面對但又很不好處理的問題,原因就是感覺到很活,而且容易接觸社會的底層人士。我們現在是逐步加強對佔道整治的管理,而且希望是減少和佔道經營攤戶直接沖突的這種方式來進行,所以說我們認為這個方式就有限,我們也用了很多,想了很多辦法。
![]() |